摘要:时代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革。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要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境,将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鲜明特征,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文章从捕捉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在动手操作中、回归“生活天地”几方面阐述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做法,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部分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境,将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鲜明特征,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非常熟悉,拥有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样对于数学的学习自然而然的就会提起兴趣。学生能从生活周围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且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入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外国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机构的资料表明,在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运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学校,学生日后成才的可能性比那些运用传统方式的学校要高20至30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下面就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捕捉生活素材,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是指由生活中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生活中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们需要注意将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记忆相关的知识,还能够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学生日后的健康全面发展。注重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知识。例如在讲授余数课程时,可以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有10个梨子,他要分给5个人要怎么分、要分给4个人要怎么分、分给3个人呢?此时学生运用除法可能并不能完全整除,因此正好可以带入本堂课的主旨,让学生在讲授之前就对余数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上课的效率,保障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掌握。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上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为学生学习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进行整数乘法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如果我们班的老师暑假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旅游,到了风景区售票处,看到了这样两条信息:散客价:大人每位150元,学生每位75元; 团体价:16人以上团体,每位120元。
现在你们说说我们该选择哪种方式更合算?为什么?针对这种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间接地介入现实生活,找到最合适的购票方式,即熟悉整数乘法的相关规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章节时,通过划定出一个三角区域,让学生分别沿着三条边线行走并进行计时,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来确定课本知识是否正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上数学课的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
三、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教学生活化?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时,就应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无从下手,但在“能不能将三角形转变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呢?”的提醒下,学生开始大胆地动手操作,通过剪、移、拼摆出了多种形状:有的拼成长方形,有的拼成正方形,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h÷2。从而使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将是无比深刻的。
四、回归“生活天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例如: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又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老师要给六年段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8个白球、2个黄球、1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一副羽毛球拍、笔盒、签字笔。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帮我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我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