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1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进一步探究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趋势,旨在为进一步的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粮食问题以及让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能有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前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关键词: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趋势
生物饲料是通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提取等手段开发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无残留的优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的总称,比如饲料酶制剂,抗菌蛋白天然植物提取物。具体来讲,它包括饲料酶制剂,饲用氨基酸饲,用维生素,益生素,饲料用果聚糖,植物天然提取物,生物活性寡肽,饲料用生物色素,新型饲料蛋白,生物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在当前随着各个领域的产业科技都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国生物饲料科技产业也紧随时代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
1 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的意义
1.1 节约粮食,减缓人畜争粮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主要就表现在饲料粮问题方面,饲料资源呈现严重短缺特点。我国的粮食总量的38%~40%的耕地都用于饲料,每年从国外进口就需要4200万吨大豆,100万吨鱼粉等大宗原料。具体来讲,饲料资源可以通过工业农业废弃物污染物转化为饲料资源,或者是通过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利用率来替代饲料资源,这是生物饲料产品为饲料粮的开源节流提供的一种有效的新途径也是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的一种创新途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粮食问题,节约粮食,减缓人畜争粮的局面。
1.2 有助于解决饲料资源以及饲料添加剂匮乏的问题
很显然,我国饲料资源匮乏,供需缺口很大。比如,蛋白质饲料原料需求量与缺口量从2000年以来一直呈现特别大的缺口,直到2020年还呈现出约25MT的缺口量,而能源饲料原料需求量与缺口量到2020年呈现出超380万MT。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此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传统饲料粮的品质,开发非传统饲料资源以及开发廉价生产高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这样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匮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中国生物饲料短缺的问题。
1.3 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般情况下,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如果这些粪便处理不好,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但是当前我们可以运用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的相关技术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大大的减少粪便中的有机物排放量,同时在饲料中使用植酸酶不但能大大提高磷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消除脂酸灵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还能使畜禽类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75%,大大减少江河水域等环境的磷污染。总体而言,应用生物饲料产业科技相关技术可以大大的减少畜禽排泄物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的排出量,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它们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是一种有利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1.4 有利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提升
通过生物饲料产业科技的发展可以使得植酸酶的销售业绩大大提升,拉动经济的增长。根据实际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20年,植酸酶的销售利润就从15亿元增长到17亿元。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磷排泄的减少量,而磷的排泄量减少也从2015年的148万吨/每年减少到2020年的170万吨/每年。从整体情况来看,生物饲料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短时间内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整体的社会效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
2.1 借鉴国际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转基因动植物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生物饲料产业技术发展可以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为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从而推动我国生物饲料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高通量筛选、合成代谢工程、高密度表达等农业微生物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以基因克隆、基因功能分析、代谢途径分析、定向遗传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研发平台的建立,将使饲料生物技术研究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重大变化。从产品方面来看,国际技术的发展趋势日益重视产品的安全,优质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获得优质的饲料微生物资源,或者利用先进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原有饲料用生物制剂蛋白质进行改造,都可以获得符合饲料行业和不同动物需求的新型酶制剂或其他产品,增加其作用效率提高单位产量,最终使得其产品生产达到综合的低投入和高产出,促进畜牧业和农业的健康发展。
2.2 凭借自身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生物饲料研发技术已经形成多学科协作,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解决基础科学问题和开发应用技术的研究网络,在人才队伍方面拥有以国家院士、有突出贡献专家、长江学者、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领衔,博士和归国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科研团队,相关研发人员超过500人。此外通过国家项目的资助,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一批技术成熟的生物饲料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已有植酸酶,木聚糖酶,赖氨酸等技术国际水平领先的产品,实现了规模化廉价生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逐渐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在应用于产品饲料产品生产方面也取得量大成果,根据可靠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微生物添加剂的产量约1万吨左右,不足需求量的10%,远远跟不上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讲,产业中国生物饲料的产业科技在我国技术层面上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产品品种快速丰富,产值大幅度提高。通过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生物饲料在产品的种类上增加以及在技术上的创新,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够从一定层面上保证生物饲料品种的发展,为粮食的多样性提供条件。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饲料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0亿美元/每年。
第二,形成产业标准。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应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并标准化,在产业链的每个部分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通过这些标准,可以使得中国生物饲料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垄断市场份额和获取垄断利润。这是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不断发展的潜在动力,可以使得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第三,产业趋向垄断化。当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公司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取绝对的竞争力,会不断地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将来壮大自己的公司,而这种收购兼并重组的进程也将逐渐加快,并逐步形成几家大公司垄断整个市场的局面。
第四,生物饲料产品的大量应用,终结养殖业的抗生素化学添加剂时代。具体来讲,随着中国生物产业科技的发展,所生产出的生物饲料产品的种类会大量的增加,因此它的用途也会逐渐被广泛化,从而使得生物饲料产品被大量的应用,来到了新的生物饲料产业科技时代。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在当前的大环境中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不仅可以节约粮食,减缓人畜争粮的局面,有助于解决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匮乏的问题,还可以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多方面来解决我们生活中面临的一些资源、能源以及环境问题,为此它在未来的发展也是极其有前景的。一方面它可以借助国际技术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另外,凭借自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产品和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讲,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的发展是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BFC•第七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J].饲料研究,2019,42(07):124.
[2]蔡辉益.中国生物饲料产业科技发展趋势[J].兽医导刊,2020(05):4-5.
作者简介:刘伟,身份证号:32102719811109XXXX,男,汉族,江苏,硕士,研究方向:饲料机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