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刘浩波
[导读]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需要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化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需要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化,生活化,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引入生活的问题入手,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未来改进的方向,希望初中物理教师能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生活化切实的深入到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经典式教学,它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身份着重强调,针对这个问题,初中物理课堂认真的思考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其本质上仍未脱离于落后的教学形式,针对这个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更为深入的探究初中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让生活化体现在物理课堂上。
1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生活化的问题
1.1生活涉及程度不深
        物理知识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因此,将生活化概念带入到初中物理课堂当中是符合物理知识学习规律的。但是目前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点,过于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便于之后更好的应对考试,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不在意,学生只需要保证物理理论知识的熟练背诵即可,而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的物理知识,就只是课堂上的知识,没有办法将其真正的应用到切实的问题上。
1.2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在三年的学习后面临一个最终的升学考试:中考,这对于教师,家长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压力,教师和家长也由于中考的重要性而对初中生提出了更多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精力全部的放置在学习上,对于初中生来说极易激发起其的逆反心理。初中生的年龄阶段自身具有情绪不稳定,抗压能力弱,逆反心理强等特点,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在没有正确的引导情况下,很容易确诊抑郁症,在没有将自己心中情绪处理良好情况下,就会出现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后果。而我国教师和家长对这方面没有普遍性认知,认为初中生的精神世界构建不完全,是无病呻吟的表现,对于课堂教学的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过于功利性,导致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想法背道而驰。
1.3没有掌握生活化课堂本质
        教师在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时,对于“生活化”的主体没有实质性的认知,生活化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其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以符合初中生认知方式呈现出来。而现实中大多数教师问题就在于没有认识到生活化的认知主体,只是流于形式的将生活的例子强行加入到课堂当中,没有认真思考其是否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对于学生的反馈也没有辩证的思考,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记住知识就意味着该课堂是有效果的,完成了生活化的物理课堂教学。这样的学习结果就是即便学生记住了知识,也只能解决试卷上同样规律的问题,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想法落实到实际。


2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生活化的建议
2.1将生活化带入课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东西,而很多情况都会接触到物理现象,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学生所熟知的情况搬到课堂,促使二者实现有效的融合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物理知识大多数都是比较枯燥且难懂的,教师通过生活化的细节体现促使学生能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去接受,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的有效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物理课堂和生活观察得到有效的积累,对之后更为顺利的学习也具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堂上想要讲授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镜反射和漫反射”的知识时,教师在左侧黑板和右侧黑板上分别写上一排字,分别询问两侧学生能否看清两侧黑板的字,左侧学生因为反光看不到右侧黑板,而右侧学生刚好相反,从这个角度入手,教师就可以进行知识讲解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会有更多的兴趣去参与学习。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作为入口,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课堂氛围当中,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物理知识就隐藏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并为之探索。
2.2将物理带入生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可能存在的物理知识,这不仅会让生活变得有趣,还会促使自身的物理知识得到进一步夯实。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让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去寻找生活相适应的现象,并不枯燥的学习,让学生具有更大的兴趣观察生活,探索生活,了解生活。学生在通过不断地生活累计将物理知识逐步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促使初中生能够在物理上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例如,教师在教授完“支点”的知识后,让学生去寻找体现支点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提示:跷跷板。跷跷板通过中间一个支点,让坐在两侧的人忽上忽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小体验充分的了解了支点所具有的力量。
2.3用生活经验升级实验
        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有效的物理实验。实验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按照规则一板一眼的完成学习是很枯燥的,教师针对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上的一些物品带进实验室帮助自己完成实验学习,这对于学生是很新奇的,用自己所熟知的事物进行学习。教师选择一些比较常见的,可以自制的物品作为实验仪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物理实验当中的参与感,同时也为实验室节约了成本资源。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做“浮力”的实验时,可以让男生带篮球,让女生带自己用完的塑料化妆品瓶,学生可以任意在水中摆弄,只要保证它们不进水就一直处在上浮的状态。
结语
        由本文可得知,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无论是升学考试还是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而如何促使初中生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程度对学习的影响入手,以生活化手段促使初中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 何洪伟.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J]. 学周刊. 2019(24)
[2] 王学顺.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  才智. 2019(21)
[3] 王强.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学周刊. 2020(02)
[4] 刘增强.浅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设计[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