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揭示知识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许多老师开始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学科教学环节,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向。在网络时代下,学科教学内容和环境产生的变化,为了构建高效课堂,老师需要着眼于教育教学生活化的践行要求,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以此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 初中数学 教育教学 生活化
一、引入生活化内容
数学是初中教育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为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和奥秘,老师可以以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为出发点,将生活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主动感知以及灵活应用,提升学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之前,老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数学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及研究来实现数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将生活化教学资源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深入浅出的剖析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和重难点,进而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比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小明和小红准备去小丽家玩,小明每分钟可以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0米,在两分钟之后,小明和小红一起到达了小丽家,那么,小明和小红家的距离是多少呢?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会有相似的经历,老师可以以数学概念和定义的讲解为前提,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在自主分析和计算时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生活化情景
情境教学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老师需要以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为着眼点,将复杂性、抽象性的数学内容融入情境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频、音频播放与图片展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知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其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分析最为关键,老师可以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问题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感知情境,进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比如在学习图案设计时,老师可以先用PPT展示奥运会的会徽以及不同图案和不同颜色的瓷砖,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图案和颜色,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之后,老师可以展示剪纸的发展过程,然后将白纸和剪刀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折纸张,利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时,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数学知识点有一个生动且直观的认知,进而主动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掌握这一章节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意愿。
三、开展生活化活动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为了内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老师需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时检验个人的数学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论讲解上,师生之间的沟通较少,学生参与生活化活动的机会不足,因此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较为浅显,难以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生活化活动,选择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案例和现象,着眼于数学教学主题开展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知识中实现主动思考、主动分析和主动操作,掌握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老师只需要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和肯定,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老师可以先以简单文字描述的形式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印象,然后鼓励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平移、翻转和旋转,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搜集废旧报纸和纸张,在课堂中根据教材中的相关要求来剪裁全等三角形。这种以学生自主动手为核心的生活化活动能够充分体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有所区别,为了充分体现生活化活动的指导作用,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老师需要在课外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生活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结语
网络时代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变动,为了体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老师需要注重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有效利用,积极引入各种生活化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活动,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余洲洋. 网络时代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探究[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5, 000(006):P.49-49.
[2]朱苇. 网络时代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