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数学生活化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起到了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运用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科学、合理的布置数学作业,并采取多样化的批改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的优化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作业 布置与批改 优化研究
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小学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要改变传统以往作业质量不高、作业形式单一,作业批改机械、效率低下等问题。下面,结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提出几点小学生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优化建议。
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现状
近年来,小学生减负一直是一项热门话题。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1-3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4-6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问题控制在1小时之内。但是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中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
(一)作业布置过多,作业批改方式单一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依然没有摆脱“分数至上”的传统思维。仍然布置大量的小学数学作业,希望通过作业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理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作业批改时教师也非常的耗时耗力,对学生的作业也只是进行对错的简单勾画。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导致师生都非常疲累,而且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作业布置过少,作业批改方式粗浅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奉承“小学生减负”的教学理念,对于数学作业并不重视。教师布置非常少量的作业,对于作业批改方面也是应付了事。这导致农村小学生在放学以后简单的完成作业就跑出去疯玩,完全没有发挥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优化原则
首先,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总结知识重点,精心设置作业内容,让学生在短时间能就能完成数学作业,这样既能让学生没有很大的学习负担也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知识。其次,坚实“多而趣”的原则,教师对于数学作业要采取多样化的布置方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数学作业。另外,坚持“以生为本”及“数学生活化”的原则,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作业的布置。这样的作业布置能够提升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作业的批改上也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批改方式,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式的批改,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和纠正错误。对于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亮点进行鼓励式的批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优化方法
(一)数学作业布置题型的优化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精练作业的题量,科学合理的规划作业内容。小学数学题型主要分为计算类和解答类。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时,教师要对题型合理分配,比如计算类5题,解答类3题.教师根据课堂教授的内容灵活的进行变化。将课堂内容浓缩到最精简的数学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的时间完成最有效的学习。
(二)数学作业布置方式的的优化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不能单一的固定在书面作业这样形式上。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比如,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来进行相应的作业布置。比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这一课程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就可以安排操作型的数学作业。让小学生们拿正方体的积木进行拼接,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拼接的物体。小学生不仅体验了操作的乐趣,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数学作业布置理念的优化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顺应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摒弃传统作业布置中“一刀切”“教材至上”专制理念。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布置时要注重“以生为本”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作业的布置。比如,在小学四年级《三角形》这一课程的数学作业布置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作业布置。如果教师给小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发现三角形的交通指示标志。这显然就脱离了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并不能真切体会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无法加深学生对三角形这一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这一作业内容:让学生找一找哪位同学家的房顶是三角形的。这一作业的布置结合了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三角形的有效应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生活中的数学思维。
(四)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优化
教师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由于批改量大,往往只是简单的判定作业的对与错,在一些作业评语中也仅仅是“优、良、差”这些内容。小学生有着很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赏。作业批改作为学生和教师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在作业批改时除了判定作业的对错以外也要加上教师的建议和指导,并且在作业的批改评语中结合小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和亮点做出积极的回应。比如,“这次马虎大意了,下次要细心一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作业完成的非常棒,字写的再漂亮一点就更加完美了”。这些回应都能对小学生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采取多样化的布置与批改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数学作业由负担变成学生的学习助力。
【参考文献】
[1]汤静. 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马丹. 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