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模式环境在不断变化。教育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数学在中学阶段的众多学科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仅仅获得数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还不足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只有反思能力过硬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成绩。数学思维的组成部分有很多,反思能力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方式
反思能力是一种对自己所做的事和行为进行思考和判断对错的能力。初中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而导致做事的时候思考不全面。反思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改善他们这种现象,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在其他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利益。初中数学很难掌握,学生数学思维的良好发展能帮助他们完善对初中数学的掌握。而反思能力和数学思维的联系很密切,因此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近年来,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研究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是众多新型教育方式之一。
1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
1.1为学生在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提升方面打下基础
由于在国内学习的最终还是离不开考评,所以理论知识的教授占据了中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时间用在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上。甚至很多老师的心中根本没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一概念。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学生做不到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消化,遇到一些创新类性的题目解不出来等。此外,老师习惯了在课堂上讲课时将讲台下的学生当作“口袋”,无论什么知识,只要和升学考试有关就全部一股脑的“倒”进“口袋”里。很多时候甚至可能“倒”都“倒”不进去,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感到累,缺乏主动学习的激情,就连老师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另外由于一个老师对应的学生比较多,做不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因此有很多不善于主动学习且成绩不好的同学就会被老师忽略,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好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另外我们经常听见老师说的话就是:本星期或月我们要将这一单元学完、别的班都学到哪里了,比我们班的进度快好多,我们要赶上去等等。这种现象反映的问题就是:老师一味的追求进度,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效率,最后只会用学生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将传统教育模式的漏洞补上,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学习效率。
1.2避免了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弊端
高质量的教育更加注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适用性”,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但限制了老师的教学思想也在无形中磨灭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反思性技能的发展符合高质量教育的理念,在数学课中,反思能力是促进启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技能的中心。教师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创新的改革效率,避免了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弊端。
2 分析当前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前,中国的教育理念已经开始在整体上逐步改进,并取得了成果,但是在学生建立综合能力和培养反思能力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和困难。一些老师缺乏对学生主观状态的尊重,因为他们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发展。
其次,很多学生本身就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感到吃力,做不到轻松学习。而在不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加持下他们可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逃避心理,无法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对待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至于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作用则几乎是呈负数增长的。
3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方式
3.1 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预习是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且直接的方式之一。预习可以使学生以新的方式了解新知识,同时,很容易完成新旧知识的整合和组合。由此可见,预习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来说功劳很大。老师要抓住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机会,也许在一开始取得的效果很微小甚至难以让我们察觉,但是时间久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效率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学生可以更流畅,更高效地完成和获取新知识。但是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老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而是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达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最终目的。首先,学生需要以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制定出最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预习计划。预习后做笔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存在和遇到的问题。
3.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培养效果。第一步,教师应提倡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行为,并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解决学生自行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我们都知道学习氛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之大。很多所谓的“三流中学”培养不出来优秀学生的原因也是由于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维持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尽力自行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关键步骤。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变通思想。然后,学生必须具有通过自己犯过的错误来反思出正确的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3.3 学生要主动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自身反思能力的培养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大脑对知识进行存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生要在课堂学习过后积极主动的去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固然重要,但是学习的最终主导权还是掌握在学生手里。针对此现象,老师应该明白将课后独立复习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能让学生在课后复习过程中有效加强对自身反思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在中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有效手段。初中数学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力度,学生也需要明白反思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学松.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8(1):09--13.
[2] 陈小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好家长,2018(10):55--60.
[3] 高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