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在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在知识深度上比之前的内容要具有深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都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另外,小学高年级逐渐接近初中,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培养,为初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做好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教学效率
数学具有连贯性,小学数学知识和之后的数学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在小学阶段掌握扎实的基础,才能促进之后的数学学习。虽然小学数学知识相对较少,并且容易理解,但是小学的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运算法则、几何概念都对之后的学习影响很大。所以说想要较好小学高段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高段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1)小学高段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区别
通过讨论发现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不同,小学阶段强调更多的是结果和结论,引导学生结果的正确性;初中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过程不正确既是结果正确仍然会扣除相应的分数。
(2)小学高段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联系
在小学高段数学在内容和初中一年级数学的关联性很大,小学高年级阶段学到的数学知识将会成为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小学高段数学知识没有学好肯定会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当中既要注意与初中知识的关联性,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展更为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对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1)知识难度有所提升。
高年级的数学比低年级数学难度要大,但是在目前阶段高年级数学和低年级数学之间的落差要大于预估。在小学低年级或者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知识概念性质的内容,涉及的计算问题也比较简单。但是到了高年级阶段数学问题复杂了很多,在考试当中遇到的题目类型较为新颖,对知识的考察也是比较综合全面的,如果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那么就不能正确作答。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当中能够取得好成绩,也就开始难题和偏题的训练,这种难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压力的,明显没有低年级数学学习那么轻松,因而影响了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2)面临升学的考验。
小学高年级不仅要学习本阶段的知识还要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复习,因为面临着升入初中的考试。
这就压缩了学生学习高年级知识的时间,学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时间用于数学复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面临着知识和升学的双重考验,当然还有来自教师和家长的部分压力。家长和教师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让学生考上好学校,家长和教师将学生的时间安排的很满,这就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不得不疲于应对,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
要让学生感受知识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工作;例如:在学习“公因数”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公因数的概念,在死记硬背当中也总是会出现错误,弄不清楚。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古装影视剧当中的官职给学生解释清楚,如皇帝、太尉、尚书三个大官,下面有巡抚、知府、县令三个小官,这三个小关都归上面的三个大官管制,这三个小官就可以理解成三个大官的“公因数”,其中巡抚最大称之为“最大公因数”,为了简单明了,可以将官职用数字代替,上面三个大官分别是100、80、60,下面三个小官分别是20、10、5,其中的“管制”可以理解为倍数整除,这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公因数的知识时就会联想到教师的知识讲解,从而加深了对公因数的记忆。
(2)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的进行思考才能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才能提升数学成绩。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要根据当前的小学生学习特点,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不能一味的进行试题训练,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的主观认知。这样,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会轻松很多,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自然也会的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想要计算一个轮胎的周长该如何计算?学生会想到滚动轮胎进行计算;想要计算一个不能移动的圆柱周长呢?学生会想到用卷尺绕一圈。如果是很大的圆柱呢?继而向学生引出直径的概念,让学生自发的去寻找直径和周长的关系,逐渐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高段与初中数学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影响着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小学高段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分析当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为之后的学生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赵寒.探究小学高段数学如何开展创新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54.
[2]申茂飞. 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的策略解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