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六”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秦健超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全新的教学目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其要求教师在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需要重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促使学生可以全面、综合发展。根据这一要求,诸多高中教师纷纷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开展素质教学活动,开展高效的教学课堂,充分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高中地理作为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素质学科,高中地理教师更是需要注意开展高效率的教学课堂,而“二三六”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应时而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二三六”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素质教学、高效率课堂的双重教学目标。
关键词:“二三六”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

        “二三六”教学模式中的二主要是指导学案的编写以及构建学习小组,三主要是指教师编写的导学案中需要包含预习、探究以及训练,六主要是指明确教学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反馈以及拓展延伸。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二三六”教学模式中并不是教师不讲、学生讲,而是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必要的时间展开合作学习,最后用部分的时间接受学习。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二三六”教学模式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该模式的教学应用以及对策,通过合理使用“二三六”教学模式展开地理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以及地理素养,促使学生可以顺利发展。
一、“二三六”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三讲三不讲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到实际教学中的三讲以及三不讲:(1)三讲:当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理解程度不够深或者不够广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讲解相关知识[1]。当学生通过沟通交流之后,依旧存在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讲解相关知识。当学生通过最后的检测训练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交叉点、易混点以及易错点进行讲解。(2)三不讲:学生可以自行掌握的知识不需要讲解。学生没有对知识进行思考的时候不讲。学生没有展现自己学习成果之前不讲。
        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和“学”本身就是一件事,教师在重视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追问教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当教师在强调教的时候,教师需要追问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学生学习的问题就是教的需求。对于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讲解以及教,教师还需要保证学生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2]。

比如,教师在讲解高二人教版必修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时,根据“二三六”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制定好的导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并秉承三讲三不讲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结合导学案展开自主学习、合作研究以及沟通交流之后,针对班级学生的重点、难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二三六”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师的备课
        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活动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且教师想要提升教学课堂的关键之处,就是教学课堂活动,教师通过集思广益后,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标准的导学案,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一个良性循环。反之,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吸取信息并设计出不符合学生的导学案,极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降低,并增加学生的课后作业,最终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困难[3]。比如,教师在讲解高二人教版必修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时,教师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后,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部分。教师通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以及评价、某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问题,合理设计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将这一节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罗列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预习引线,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高中的地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记忆方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顺口溜,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心理,促使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展开“二三六”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沟通交流,最终教师对其进行后续的教学,显著提升教学课堂的效率以及质量[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地理作为一种培育学生和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师需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地理素养以及地理能力,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各界以及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将“二三六”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教学中,显著提升教学课堂的效率,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以及学习技能。并且,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良好掌握“二三六”教学模式的内容,通过合理使用“二三六”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潜在作用,打造高效的地理教学课堂,有助于培育出更多满足时代教学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舒建秋. 高中地理“1+2+1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张鸿斌.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J].教育观察,2019,8(21):78+84.
[3]孙婷婷.“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5):235-239.
[4]王民,黄诗倪,蔚东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高考试题水平划分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1):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