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陈荣
[导读] 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比较人性化,而初中生本身正处于自尊心非常强烈的一个阶段
        摘要: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比较人性化,而初中生本身正处于自尊心非常强烈的一个阶段,运用柔性化管理方式进行初中生管理,能够拉近师生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获得非常好的管理效果。本文对柔性管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探索了将其运用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与措施,希望有助于初中班主任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柔性管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运用
        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处于高峰期,有比较强的独立意识,有较强烈的虚荣心和表现欲,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如果不能因人而异,讲究工作方法和管理的艺术,简单粗暴的方式极有可能加重学生的逆反情绪,容易造成对立的局面,从而失去班级管控。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爱护,理解班主任的用心,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探究。
        一、柔性管理概述
        班级柔性管理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利用班主任自身固有的积极的因素来感化和引导学生。柔性管理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极强的人性化意味,利用该模式开展初中生管理工作,有助于创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初中班主任运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拉近师生距离、生生距离,让初中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而且师生距离的拉近,有助于班主任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适时给予合适的疏导,保证班级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为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打好基础。
        二、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运用的方法与措施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柔性管理的实施,要求初中班主任必须能够在班级内部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民主和谐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帮助其正确的进行自主管理。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小组中的各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的职位,负责管理小组的值日活动、学习活动等。学生在当组长的时候不仅能够锻炼自己,还会生出相应的责任感,在轮到别人当组长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的去配合他人完成自己应尽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之后,班级凝聚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变的更加轻松。


        (二)抓住学生个性特点,重视学生的意见
        柔性管理的实施,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适时地关注,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的价值能够得到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虽然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如果对其不加理睬,而是一意孤行的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那么就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赞同,管理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班级事务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策。比如,在班级评选三好学生之时,班主任如果自己独断专行的直接确定名额,那么必然会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甚至会让学生质疑班主任做出该决策之时是否公平公正,严重的甚至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在今后不愿配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可以采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三好学生的评选,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今后在班级的事务中就主动地从主人翁的角度协调班级的管理,班级就更有凝聚力。
        (三)设立多样化的奖励机制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这也是柔性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奖励的发放不应当只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是要设置多样化的奖励方式,鼓励学生的综合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势,并鼓励其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其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对于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其自信心,促使其主动追求进步、努力提升自己。对于表现不好的的学生,班主任要耐心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鼓励其努力提升自己,一旦发现其有进步就要继续给予鼓励,这样也能帮助其建立信心,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全面综合的发展。
        (四)及时做好学生心理变化疏导,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之时,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给予及时的关注,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正确的面对自己、面对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困扰,指导其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比如,某位同学成绩下降迅速,班主任可以通过与之沟通来了解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帮助其解决问题,让其能够尽早恢复自己的成绩。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的实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师在运用柔性管理方式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可以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重视学生的意见、设立奖励机制、给予学生心理支持等方式来提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瑞昌.高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措施研究[J].成才之路,2020(10):34-35.
        [2]张萍.论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高效运用[J].甘肃教育,2020(0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