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刘梦华
[导读]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并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并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以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被看成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分支,因此学校应该主动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防护,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从构建心理咨询室,招聘专业的心理教师;坚持对症下药干预原则,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积极实施家校合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德育校长、班主任应该如何在德育体系下顺利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方法
        客观来讲,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中,他们从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成长压力,有的来源于家长,有的来自于社会,还有的学生因为性格问题产生过重的成长压力。如果不及时疏导,小学生则很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情况变得严重,学生很有可能会走上歧途,酿成难以补救的后果。对此,德育校长和班主任要起到带头作用,切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一、构建心理咨询室,招聘专业的心理教师
        目前,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愈加重要,我国教育部提倡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而且要着重培养一批具备专业心理学教育资格的优秀教师,以便科学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准备。因此,德育校长要结合现实条件积极打造心理咨询室,安排教职工学习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向主管部门建议定期招聘具备专业心理学教育资格的优秀教师,由此优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条件。
        为了让本校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笔者专门利用几个空闲办公室,将其布置成心理问题咨询室、情绪宣泄室,还购入了专业设备,优化了这些活动室内的环境,希望学生可以在这些特定空间内放松下来,使其自主抒发个人心理问题。同时,每周定期开放情绪宣泄室,目的是要让小学生及时宣泄负面情绪,使其尽快从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另外,笔者还安排本校全体教师定期参加教育心理学培训,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微表情知识等,希望他们可以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尽快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避免负面问题侵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坚持对症下药干预原则,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败在于是否可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启示,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拨开迷雾,使其及时找到正确的人生成长方向,使其学会管理个人情绪与心理。

然而,每个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的性格、品质、心理素质都呈现出个体差异,所以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德育校长、班主任要坚持对症下药,客观分析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与问题成因,由此确定介入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
        为了切实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笔者会经常与学生谈心,也会开放自己的办公室,希望学生可以及时表达个人诉求。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了心理问题,经常失眠,且不能正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对此,笔者就针对这部分学生组织了抗压教育,使其积极接受抗压练习,同时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学生要接受这种差异,也要接受失败,否则是很难在失败后快速振作起来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人际交往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对此,笔者结合中华传统节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希望学生能够由此得到启示,顺利融入集体生活。
        三、积极实施家校合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从现实角度来说,家长的教育方式、育人态度,以及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氛围会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且这种影响会贯穿于学生的一生成长过程之中。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家校合作教学活动,通过家长的支持配合与言传身教去改善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使其产生优良的成长意识,由此优化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可以判断,有许多学生都无法与家长实现平等沟通,家长会要求自己多学习,但是却也因此忽视了人文关怀,导致小学生经常受批评、被指责,也因此放弃了与家长沟通的意愿。对此,笔者在“家长学校”授课时,组织了一次“你说,我听”的家校合作活动,由学生对着家长喊话,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要适当沉默、认真聆听,由此了解孩子的心事。待学生讲完心里话之后,家长便可获得话语权,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亲子双方要平等讨论,找到一个适合本家庭的沟通方式,以便科学处理家庭矛盾。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他们的人生抉择、个人价值的体现,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优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可有效维护家庭稳定、社会和谐,更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德育校长和班主任要全面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易曼.“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刘霞.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