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的高效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陶汉军
[导读] 为了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摘要:为了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快乐,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打牢基础。体育课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能够强健身体,锻炼品格。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文中主要探讨了当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 初中体育 教学
        全面推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农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促进其身心健康以及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道德素养。因此,教师要在改变学生对传统体育锻炼认知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积极作用,有效的提升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先就农村体育课堂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改善这些问题开展高效课堂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的现状
        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学生除了在课堂中学习,更加渴望亲身体验实际的课外课程活动。但是实际情况是,直到现在农村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也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些陈旧的体育设施,例如操场,甚至操场也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安全,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 设备。即使是上体育课,也大多都是跑步、跳远和自由活动,体育课堂变成了散漫的活动课,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仍是现阶段在农村体育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下降。初中教学中体育课很容易被其他课堂挤占,加上农村地区难以招到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质量受到了直接的影响。现阶段,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体育课改号召,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仍旧忽略初中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农村学校体育课程的安排一般是一星期两个课时,在这样少的体育课安排下,也经常发生被别的学科教师占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更无法保证体育课有效的开展。
二、农村初中体育课堂高效开展的策略
1.加大投入,加强教师培训
        多功能、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受地域以及学校资金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农村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相比城市里来说较少,甚至有些设备已经购置了十几年,根本无法保证设备的安全以及学生使用设备的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匮乏、创新体育设备的缺失大大削弱了学生主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意识,导致了体育课堂上教学质量欠佳,尤其是在长时间缺少设备练习的情况下,体育课堂的构建已经产生了偏颇,不少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直接将体育课变成了各个学科进行补课的课堂,这不仅阻碍了学生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还改变了学生对体育练习的认知,使其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的学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当地教育部以及学校方面应该给予初中体育课堂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体育经费、保证学校体育经费的落实,为学生购置安全的设备。其次,学校应该配备专门专业的人员加强对于体育设施的管理。最后,学校还需对体育教学课时进行积极调整和改进,对于占课现象进行规则制定,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监督,从而保证体育课堂的顺利开展,让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体育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自身专业能力得到加强,例如举办组织座谈会、搭建教师经验交流平台,来让教师提升自我,在教师们的沟通之中交流体育课堂开展的策略,进而增强教师的体育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在学校的监督下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注重以生为本,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提升农村地区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体育课堂效率的稳步提升。在传统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学生能做的只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展不同的体育训练,这个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显得非常被动。当遇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练习项目时,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但是却必须硬着头皮参与,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出现害怕、厌烦等消极情绪。要想防止这类情况的出现,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首先是教师应该做到根据“以生为本”的理念组织教学,根据现有的体育设施、锻炼场地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将问题与质疑提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 见,启迪思维。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想法与创意,同时有利于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创新思维,能够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表现出来,从而保证农村初中体育教学 的目标顺利实现。
三、结语
        总之,体育教学是农村初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保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牢基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更多体育基础知识,提升体育的能力,从而在运动中逐步塑造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应该关注体育教学的质量,从已有场地、器材等出发,做好科学合理的应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也可以让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正常实现。
参考文献:
[1]卢景辉.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86-87.
[2]杨少义.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甘肃教育,2019(22):144.
[3]漆斌.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5):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