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复习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往往比较枯燥,而小学低年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且活泼好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利用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思维导图在语音、词汇、对话句型、语篇复习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快速构建知识结构,让复习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低年段;复习课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3]通俗地讲,思维导图就是借助图画、文字等元素,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画出来。将抽象的思维变成可画、可看、可循的轨迹图。思维导图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立体性等特点,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的左右脑同时运作,极大地强化识记效果,提高理解能力,培养系统思维,增强教学实效。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段英语复习课中的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交流和合作的能力。[1]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强,但其思维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且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在这一时期对他们加强思维训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课型,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夯实基础起着衔接性作用。可多数小学英语复习课不受重视,缺乏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价值难以凸显。在复习课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摆脱以往复习课枯燥机械的训练,将分散的知识点形成体系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图例中,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合作、探究,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段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语音复习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听懂、会读核心词汇,能听懂基本句型,会读并能用基本句型在语境中进行交际对话。在单词新授环节,教师会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生拼读,并经常会列出含有相同发音的单词,让学生进行类比操练,自然习得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同时,部分学校还会专门开设自然拼读课程,系统教授学生拼读知识。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相关的语音放在一起复习,为学生做一个整合,从而在比较中区别它们的发音,能够既流利又准确地读出来。如复习”ee/i:/”发音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回忆具有此发音的相关单词,自己去添加内容,可以根据字母归类、单词意思归类等完成思维导图,也可画图增强语义记忆。
(二)思维导图在词汇复习中的作业
词汇是英语学习最基础的部分,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是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以前在复习词汇时,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着词汇表死记硬背,这种复习方法既枯燥乏味,又收效甚微。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复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知识模块,帮助学生抓住复习的重点,从而有助于对词汇的理解与掌握。[4] 如在复习”季节”主题这类词汇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导图。以“seasons”为主题,向下延伸四个分支,写出以上四个表示季节的单词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在延伸的枝条中,可以拓展颜色、气候、活动等相关单词或词组。
当然,小学低年段孩子如果不会书写单词,可以鼓励他们画出来,如ice cream可以画一支冰淇淋代替。教师先示范,给出大致框架,具体形式、画图、拓展内容由学生自行确定,作为周末家庭作业。让学生将知识点在脑海中加工成一个整体的图像,将散乱无序的单词变成一张令人记忆深刻的图。这样,单词记得牢固,也形成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对话句型中的应用
学习教材中的经典句式,为的是灵活的运用。 如果学生总是背诵一些硬性的内容,不知变通,便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发展。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灵活去学习和操练对话,真正学以致用。 以《沪教牛津深圳版一年级下册》“Unit 5 Food I like”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课的主要句型为“Do you like…? ”“Yes/No, I like…”教师可以将这一句型作为主题, 向下延伸, 分别指向单词“jelly”“ice cream” “sweet””biscuit”等,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拓展其他food,学生利用不同的单词进行对话操练。 也可以允许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 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 向下延伸分支,将之前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加入进来,形成完整的对话。 这样就巧妙的将学和用结合在了一起, 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思维导图在模块整体复习中的应用
沪教牛津深圳版的教材内容设计都是螺旋式上升,话题会重复出现,但是难度会逐渐增加。例如本学期的话题有:Using my five senses; My favorite things;Things around us; things we enjoy就是每一个模块的主题,每三个单元为一个模块。到了二年级下册也是这些主题,只是里面的具体内容有复习有新知。而且每个模块内部三个单元是有逻辑关联的,每讲完三个单元也就是一个模块后会进行模块整体复习,复习完毕后进行单元检测。因此如何进行高效的模块整体复习尤为关键。如一年级下册第一模块主题为Using my five senses,下面三个单元分别是Unit 1 look and see, Unit 2 Listen and hear, Unit 3 Taste and smell 这三个单元分别从eyes, ears, mouth, nose, hand(U3 let’s play模块复习了上学期学过的touch...) 等五官角度学习五种感官 see hear smell taste touch。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系统梳理和复习。如下图一位学生的作品,通过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激发了复习的兴趣,拓展了思维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快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直观的思维工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助于锻炼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2]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思维导图也在不断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提出更大挑战,教师要不断学习,创新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策略,不断尝试,使复习课更加高效,使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2001:《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金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中国校外教育》,2020,第3期。
[3]郑婕,《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运用》,《黑河教育》,2020,第5期。
[4]郝姗,《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简介:付妍慧 (1990-2-15) 女 籍贯:江西抚州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小学英语二级 研究方向:小学英语? 邮编:518109 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清泉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