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提升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陈国安
[导读] 进入初中,学生学习任务增加,要想学好英语,就不能仅靠教师的管理
        摘要:进入初中,学生学习任务增加,要想学好英语,就不能仅靠教师的管理,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种形式来完成——导学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多种积极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学案;自主学习能力
       
        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任务要比小学多很多。这样,仅靠教师在课上的教学就不能完成高质量学习了。特别是英语,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预习、巩固和熟练训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依赖度较高。
        而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用讲授这种形式能完成的,需要把学生放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去,让他们通过体验来完成能力构建。这就好比是要学会游泳就必须要下水一样。但要进行相对独立的自主学习,初中生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比如,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把握不清,在独立学习中往往抓不住重点;比如,初中生对英语的解析、归纳能力差,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点,需要得到点拨;比如,初中生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不强,这也需要教师通过某种渠道予以解决——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很多,导学案,就是其中一种。
        下面,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就如何通过导学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梳理任务目标,提升独立学习素养
        以初中学生的学习素养以及其心智水平,是很难把握英语学习目标的。在自主学习、特别是预习环节当中,面对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是一头雾水,理不清思路、抓不住重点。用功点的学生,就会按着课本不分轻重完全过一遍,甚至是自己先行把课本背过。而即便是完全把课本中的东西都记到脑子里了,他也往往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而对自觉性差点的学生,则干脆就会放弃学习。比如“dream homes”这一课,开篇是一个卡通情境对话“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palace, eddie?”“no. i’d like to live next to a restaurant”……后面是“countries and capitals”这个板块,向学生介绍几个国家和对应的代表景点……学生通过对话和后面内容大概能猜出是学习和国家、地名有关的内容,那么重点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背下这些新词汇就可以了?学生不得要领。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会消耗太多的时间精力,或者是达不到学习目标。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导学案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在导学案的开头,教师直接点明学习目标:1、能够认读课本中提到的几个国家以及对应的标志性景点名称,能用英语简单介绍这些国家及其首都。2、掌握词汇:palace france……3、掌握词组next to/the biggest one,并能够在句子中运用。学生有了这个导学案,自主学习就变得轻松高效,只需按着这三个目标从课本中完成探究和识读就可以了。
        因为独立判断英语学习目标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几次自主学习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列出导学案。在教师对他们预设的学案进行评价指导之后,再去进行独立的学习。这样的训练,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素养。
        二、注重拓展探究,激发主体实践体验
        自主学习能力有一个显性的表征,就是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究和拓展性学习,满足自己个性的需求和解决个体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只能是按照预设目标完成对教材中内容的学习,其实只能算是一种记忆、认知类的自主学习,这种自学能力是比较浅层的。一般来说,导学案并不具有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拓展性学习的功能,但是,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英语教师可以创新地赋予其这个功能,在完成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同时,也使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能力的训练。

比如在“Dream homes”这一课导学案指出学习目标和重心的后面,教师再加上一条,“你喜欢哪个国家呢?你对哪个国家有兴趣呢?试着把你喜欢的国家和代表性景点的英文名找到,回到课堂介绍给同学和老师”——这个拓展探究性的导学任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其个体学习需求,而且促使学生跳出教材,通过其他渠道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不依赖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具有实践价值。
        三、尝试揉合微课,创新自主学习路径
        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而并不给其具体指点。而且,如果导学案将指导点拨的内容也放入其中,可能就会变得体量非常大,甚至比教材的内容还多。这样一来,无形中是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加了负担,而且,指导过多,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价值。但是,反过来说,我们让学生自主学习,是为了培养其能力发展和掌握知识,初衷并不是给学生“出难题”。并不是说,学生自学的过程越困顿、越艰难越好。而对初中生来说,显然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太过于消耗时间精力的探究内容。这些,我们教师通常应该伸出援手——而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微课是现代条件下比较常用的手段。甚至,微课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具有导学作用。教师也通常会用微课给学生列出学习的重心和要点——这样一来,导学案其实是可以与微课结合、甚至是“合体”的。
        微课对于学生的帮助作用,与导学案角度不同。一般来说,微课是“课”,主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在学生独立学习“how do we say the following numbers?”时,我分析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计数习惯上的差异。如我们中国计算思维在大数上习惯以万为单位,如十万、百万、千万,而英语中其实并没有“万”这个单位,而是以“thousand(千)”为大数单位,把“万”说成“十千ten thousand”、“十万”说成“百千one hundred thousand”。学生在练习时,总是会习惯性先去找“万”这个单位,表达时很别扭——教师可以用微课专门给学生分析这个知识点和思维差异,帮助他们理顺思路。并且,在导学案中也提示学生注意“中西方计数思维上的差异”——微课和导学案合作,共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习惯难题。而且,通过这样的点拨,其实也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自学英语的方法路径,即,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东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
        四、组织自我评价,积极反思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其实还包含一个因素,就是学生是否能独立判断出自己学习的效率、效果——也就是学习后,“我”是否完成了既定学习目标?学习质量如何?要有自己的评价能力。自主意识、探究能力、拓展能力、科学方法、自我管理以及自我评价,共同构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系。而这个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导学案来落实。
        在每个导学案的最后,教师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表格或给学生几个评价性的问题让学生完成。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逐渐掌握对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和管理。如在学生学习“数词转序数词”的导学案最后,教师给学生列出几条:第一,这个知识的学习对我是什么难度?在对应的难度指标上划勾(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Poor);第二,这个知识点有个比较明显的规律,你自己是否很快发现了?这个规律是:“大多数词转序数词是在数词的后面加上(  )字根”。但有几个是比较特殊的,请把它们列出来(如one→first)。通过这两个问题,指导学生对学习效率及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反思,完成自我评价。
        以上,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就如何通过导学案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几点探讨。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的方式是组织学生经历自主学习。而这个过程中,导学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的常用手段。导学案与自主学习配合,不仅是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起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志宏.基于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06)
        [2]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01)
        [3]张烁琰.初中英语预习导学案运用的探究[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