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语法却忽略策略,学生在考试中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本文旨在论述如何把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和构建语篇意义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模式
一、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一般有宏观结构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两种类型。前者立足于语篇整体,对其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后者则从微观上对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展开分析,不仅分析单句的语义功能,而且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二、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模式
1.语篇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一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会影响整节课的效果。语篇导入亦是如此,导入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篇章整体效果。
语篇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有:“自由谈话导入”,教师可提出恰当的与语篇内容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对话,然后教师利用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设疑导入”,向学生巧妙地设置问题与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另外,还有情景导入法、标题猜测法以及利用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背景导入法等。
2.语篇文体分析
英语文章文体一般有四大类: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和议论文。不同文体的语篇有不同的体裁框架,了解体裁框架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了解特定语篇含义。在语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的文体,并对文体的一般特征及在本文中的具体特点作概述。中学阶段的语篇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多注重情节性,而说明文多注重条理性。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记叙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以叙述角度的选择等内容。
3.语篇结构分析
无论什么形式的语篇,其结构都是一个条理清晰、语言衔接、逻辑连贯的有机整体。语篇结构分析是先泛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然后引导学生对每一个自然段进行分析,可设计找出段落主题句、小组讨论、段落大意等活动,指导学生根据作者意图对全篇进行分析,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对语篇整体理解,该环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物为依托。
学生通过运用略读、寻读等阅读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语篇整体结构,粗略领会语篇内容、主题思想以及了解说明该主旨和大意的事实,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理解。
4.语篇精读
精读教学是对课文达到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理解程度,并对语篇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探索。我们既可以以语篇内容为主线进行分析、探索,也可以语言要点为主线进行分析、探索。教师可以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并领会语篇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语篇内容。对语篇中出现的语言点加以英汉解释,对长难句加以结构分析,解决篇章的语言背景、写作意图、写作风格等相关问题,以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微观入手,依托宏观语意。该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依托课文语境和情景,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点,讲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排除影响其更高层次解读语篇整体意义和内涵的语言障碍,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较透彻地理解语篇整体。教师在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依托文章语境和相关情景,精确而有针对性地解析、归纳、整理难以理解的词汇;短语用法及复杂的句子结构和带有信息特征的语言现象,通过剖析语法、词汇意义和衔接关系,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语篇整体结构及其内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充分的铺垫。
5.语篇巩固
语篇巩固这一环节是一个复习和再提高的过程。每教授一篇新课文,都应该在最后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和复习巩固的机会,只有将学和用真正结合起来,语言学习才会有实际意义。最常用的方法是以课文为依据,围绕课文相关主题内容进行,比如角色扮演、复述、改写、续写、讨论和辩论等。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听说写运用技能得到训练与提高,逐步在实际运用中内化并活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认知心理过程。语篇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剖析阅读材料,从而能够更全面的理解阅读材料。语篇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以及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把语篇分析模式引入阅读教学中,对于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禄《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6
[2]黄远振.词义概括:英语深层阅读教学的着力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09
[3]陈静波《有效教学——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