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魏双燕
[导读] 英语虽然已经成为我国小学必修科目,但其教学的有效性不容乐观
        摘要:英语虽然已经成为我国小学必修科目,但其教学的有效性不容乐观。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层面,也有教师层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可以通过转变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优化小学英语评价机制这几种方法来改善小学英语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教学改革
       
        2001年英语成为我国小学的必学科目,然而十几年来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容乐观。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生层面:小学生的年龄较低,学习能力还很差,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甚至有部分学生以中文对应的发音来识记某些英语词汇,以致英语学习枯燥、发音不准、效率低下,最终恶化为厌学甚至抵制学习英语。在教师层面:现在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效果不好。在教学评价上,过多地强调考试成绩,以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优劣,从而忽略了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最为重要的任务。我认为,可以通过转变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优化小学英语评价机制这几种方法来改善小学英语的教学有效性。
       
一、转变小学英语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传统英语教学都重考试、轻应用,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学科性,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强调句法分析、语篇结构等,导致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以致一些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大学毕业生却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这种畸形现象的产生,是我国从小学以来英语教学轻应用的必然结果。英语教学有着很强的使用性和交际性,如何在教学中满足对英语实际用途的多变的需求是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新课题。
        要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就需要依据教学要求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是以口语锻炼为主,以实用和了解掌握为目的。小学英语课堂可以加入“free talk”这一教学版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有效地练习已经学习并掌握的英语句型和常用表达,从而产生对英语表达的兴趣。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进行英语日常报告,教师进行当面指导,日积月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英语口语与听力技能,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完“My family”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利用已学句型“This is my…”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全家福进行“Let’s talk”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英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小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教学群体,他们好奇心强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但是注意力比较欠缺,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于同一件事物,鉴于此特质,需要老师对其学习加以引导。然而,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英语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教学既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分组。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将学生按照成绩、性格、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力求做到各小组实力基本相当。将学生分成英语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共同探讨英语学习。

例如在英语口语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营造英语氛围,设计生活语境,如购物、做客、旅游、问路、参观动物园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进行角色划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自行扮演其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地参与英语练习,把严肃的课堂变为生动活泼的交际场所,从而形成学习兴趣。之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表演和比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有效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指导者,帮助平时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例如在英语发音、英语翻译以及英语表达方面给予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小组合作,提高参与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课堂教学的信息交流包含个体、小组,集体交流,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几种类型。英语课堂教学应融汇个体、小组和集体的语言操练,做到多种交流形式的有机统一,提高语言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学生当小老师等方式,以小组为主体展示预习成果。在评价中,将学生评价和小组竞赛贯穿其中,引导学生时时刻刻处于积极状态,对其他组学生的展示给予恰当的评价,并采取鼓励、表扬的态度,以培养学生说的欲望。同时注重听、说、读、写各项练习,并使各个环节互相衔接。
       
三、优化小学英语评价机制
        小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来自长辈以及教师的关注和认可。教师的鼓励、表扬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出他们无限的潜力,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优化评价机制,在对学生评价以及总结上要与时俱进。不仅仅要对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还应该对英语学习处于低位的学生进行勉励。
        目前往往通过书面考试衡量教学效果,卷面成绩是学生水平的唯一检验标准。这种考核体系有它的优点,如评分标准简洁易掌握、费时费力少、前后比较效应性强等。但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灵活运用、实践交际等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准确的测试。这种考核往往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仍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而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决定了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可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开口、动手,积极思维。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转变为引导作用,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对学生的考核教师可设计一个情景教学,分配给每个学生一特定角色,引导他们进入情景,进行有关的会话练习。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现场参与的评估考核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效。在评价中不能只看分数,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帮助所有不同阶段的学生。尤其要让一些后进学生克服学习的恐惧,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彻底改善英语教学,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课堂上应处处体现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并运用于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考核制度,及时奖勤罚懒,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多思考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着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3
[2]韩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知识经济,2014(13)
[3]邹雪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学科教育,2016,09(26)
[4]吴俊英.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5):22-23
[5]丁宁.小学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湖南教育,2013,15(12):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