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瑛丽
[导读] 对于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 对于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初中青春期的学生心思细腻敏感,更容易受到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初中教育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更要重视学生在生活上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教育部门已经加大对于初中阶段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行一系列关于初中学生心理变化的研究和考察,本文对于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简单阐述了目前我国初中阶段学生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有效性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初中;有效性
       
        目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要迎接重要的中招考试,因此大部分的学校在采取教学方案的时候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在青春期有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的变故、社会的环境等等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给学生留下一生的阴影,影响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模式,注重对其进行有效性的探究,以此来改善目前初中的心理教育现状。
        1 初中阶段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让初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非常多,特别是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外界的信息更加丰富,难免会产生一些质疑,从而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偏离正常的心理健康方向。目前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有手机,手机上的APP等都会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网络环境时代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传播,也让初中阶段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除了社会环境因素和网络因素,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家庭原因,家长之间的争吵、暴力以及家长带给学生的学习压力很有可能致使学生患上心理疾病,目前家长和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重视,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忽视、不重视的方法来处理,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目前的相关研究表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非常大,大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学并未对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新改革背景下就要求这中学应该尽快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引导。目前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式为焦虑、不自信、嫉妒心理等等,甚至出现不与同学、老师交流的自闭现象。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影响了初中阶段课程的学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耐心、容易产生厌烦消极心理,但是家长一般对于这种焦虑非常不重视,反而给学生施加更多的压力,这也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降低。


        3 初中阶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措施
        3.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转变教育理念
        任何课程的开展与发展都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的支持,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40%,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明确办学理念,不仅仅要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内涵,转变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心思极为敏感,身为教师更要付于百倍的努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即使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特殊的行为,并加以引导,在发现心理健康严重的学生时应即使进行心理治疗。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例如,学校应该开设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问题发现方法的讲座,对于每个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分析,进一步的根据学生的家庭以及交友情况进行评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3.2开展丰富的业余活动和课程活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丰富的业余活动和课程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交到很多朋友,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去面对自己的焦虑、自卑等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开朗活泼的性格。其次,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标准,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换个角度去接近他们,从而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能够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
        另外,丰富的课程活动是需要与心理健康课程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心理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以舞台剧的方式来呈现出教师所设定的剧本,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这个角色的心理活动轨迹,从而教师也能够从中帮助学生调解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一步体验到心理健康的表现。
        4结语
        目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占非常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在初中课程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生需要聘请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从源头来规避学生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除了学校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因素,家长需要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燕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10(1):125-126.
        [2]范馨予.初中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研究[J].神州(上旬刊),2019,2(015):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