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实攀
[导读] 生物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当中很多常见的问题和现象都可以用生物知识解释
        摘要:生物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当中很多常见的问题和现象都可以用生物知识解释,因此初中生物可以采用生活化的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且探索了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物教师更好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相关问题。生物知识与人类生活之间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之时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增进教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对相关的生物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能唤起其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度依赖教材,可以从生活当中发掘相关的生物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兴趣。而生活化教学通过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很好的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其主体地位也将得到更好的凸显。因此,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有助于更好的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二)符合学科特点
        初中生物本身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单纯依靠理论教学难以让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因此实践教学是必须的。初中生物中常见的实践教学方法是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究生物知识。初中生本身正处于探究欲非常旺盛的时期,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非常好奇,因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相关的生物知识,这也是一种实践教学方式,不仅与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相符,而且还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相符,教师应当对此加以注意。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初中生物教师要尊重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与其足够的学习主动权,从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入手,创设与其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相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学生才愿意主动进行相关生物知识的探索,从而提升其课堂学习的效果。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互动、反思等对相关生物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也非常有利。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相应的生物现象,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


        比如,在讲《种子的萌发》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植物从泥土中生长而出的视频,从而创造出生活化的情境。或者是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提前几天让每个同学在家中种下一粒种子,然后每日照料、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在讲课时还可以把自己种的刚刚萌发的小植物带过来互相交流经验。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受到生物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增强初中生物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案例来激发其探索相关生物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之时,应当对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予以更加深入的发掘,这样才能为学生设计出更具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案例,将原本干巴巴的生物知识转变为学生熟知的生活知识,从而增强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比如,在进行某些生物概念教学时,就可以将其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譬如,在进行“蒸腾作用”这一生物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生活现象,夏天乘凉之时,树荫下面明显比屋檐下面更凉快,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学生就会想到树荫和屋檐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有生命的植物,一个却只是固定的物体。此时教师进行继续引导,并顺势将“蒸腾作用”这一概念解释给学生,由于植物生长时会产生蒸腾作用,而蒸发的水分又能够带走一些热量,因此树荫下就会比较凉快。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既能增强其对作业的兴趣,还能帮助其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教师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时,要考虑初中生的经验、能力等,同时还要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作业设计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合理营养与膳食安全”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设计午餐食谱”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完成该作业,既有趣又长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教师通过创建生活化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布置生活化的作业等方式来开展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为其教学成效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桂杰.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探析[J].科技风,2020(15):70.
        [2]黄继国.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