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中兵
[导读] 学生形成端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就是身心即将发展成熟的初中阶段
        学生形成端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就是身心即将发展成熟的初中阶段。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初中学生又刚好处在叛逆的青春期,这就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其中任务最重的也是和初中生接触最多的便是家长和各位教师。这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开始重视,我国的权威教育家学者等也明确地提出了关于中学生的德智和法治教育观念教育开展的建议。争取让学生在这个人生年龄的巅峰期形成可以受益终生的良好道德法制观念。
关键词:道德法治 初中生 培养
        目前各个中学也在为了加强对中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例如一些学校专门设置了专业的《道德与法治》等系列课程,希望在中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灌输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然而,从个别的实际教学反馈来看,情况并没有达到一个社会和学习预期的效果。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等不成熟,单单课堂上的书本教育并不能完全的改变中学生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正确判断,这就是专门开设的课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多大效果的原因,所以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继续“纵容”中学生继续做出一系列不符合道德和法制观念的事情,更严重情况甚至可能会使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误入歧途。所以不断地去培养初中生的道德与法制观念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任务中举足轻重的一大部分。作为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一、老师应把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制培养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老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主动的添加对道德与法制的教育,首先老师们应明确自己对待道德法制观念的培养目标,在同时也要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把对于学生们要进行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的培养任务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发展的始终。因为道德与法制教育又属于一种道德教育的思想,所以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吸收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们还需做出一系列有效、及时又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引,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操之过急,从而引发初中生的抵触感,严重的甚至会激发逆反心理。所以,教师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的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具体来讲,各位教师需要制定出合适的且有效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们学会去分析这个年龄阶段的初中学生的共同的心里特性及心理承受能力,有的放矢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充分的了解了每一位同学后,进行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初中学生有正处于较为叛逆的青春期,此时他们不论是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不同的特点及心理的各种矛盾也在这个时期呈现。在学生的青春期应进行特殊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生理想的指引上,一定要遵循道德法制观念的最高原则。

2、在对待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引上更应谨慎,尤其是法制观念应绝对正确3、注重学生在社交中的选择,营造一个良好的德智与法治的生活环境。?
        二、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法制意识
        设置道德和法制课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自身的法制道德观念进行提升,树立终身的道德法制观念。同时在必要的特殊时刻能有效的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考试分数的高低在道德法制面前是不值一提的。因此道德法制教育对课程的严格要求不能单纯的作为一门考试出现在试卷中,更应出现在初中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并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行体现。例如,在中学生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初中生们能够自己及时的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这也在一定层度上避免了学生做出错误的选择。在初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校教育正在不断地强化并普及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作为初中生也必须主动的寻求进步。
        三、学校需要定期的开展道德法制等培养工作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主要场所,应当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手段去推进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实施,不应仅在课堂中进行教育,更要在实际情境和现实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例如,定期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又充满新鲜感的道德法制教育培养活动,不断地给初中学生构建具有浓厚的道德法制氛围,让中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去了解更多的道德法制常识。同时,老师们应该尽量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训练活动过程中,并且充分地尊重以学生的主体地地位,同时还要不断地促进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还可以举行一系列与道德法制相关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和朗读比赛等充满文化气息的活动形式来弘扬,并设置奖励机制。让学生们在教育活动中与同龄人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相互渗透,不断激励自己成长的同时刺激同学们的不断成长。并且内化为自己本身的一种思维意识,内化为所有校园的风气这才是最终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道德法治观念的培养势必会在较大程度上对青春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最基本的观念的形成良好的又深远的影响。教师、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应积极的帮助每一个学生明确道德法制的追求,树立终生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观念的好公民,并潜移默到日常的学校和生活当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最终提升我们整个社会主义旗帜下的优秀公民的道德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王丰亮.初中道德与法制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76-77.
[2]代雪山.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78.
[3]王占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