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阅读底蕴,厚积而薄发 ——关于阳光评价下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蕴芝
[导读]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单纯地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衡量教育质量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单纯地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衡量教育质量,导致了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的产生。为了扭转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广州市开展了阳光评价项目,以综合评价广州市的中小学教学质量。滨江东路小学参与了此次阳光评价项目的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我们对本校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把脉问诊,找准原因。
        2016年阳光评价测试数据出来后,语文科的阅读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与我们平时所做的大量工作没有成正比。于是,我校行政班子和语文科组马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归因分析。从2016年的阳光评价语文阅读素养的测评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在实用类文本的成绩高于市、区的平均成绩,而在文学类文本方面则较低。这说明我校学生注重实用类文体的阅读,但对于文学性文体,则有所欠缺。而从当年阳光评价学业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语文阅读素养中正相关的因素,例如总阅读量、经典著作阅读量等都远远低于市、区平均水平,反而负相关因素例如阅读外部动机和网上娱乐则较高。根据这些数据,学校对语文科组进行调研,发现我校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存在几个问题:
        1.为了应试教学,教师们在课堂上只注重考试阅读策略的训练,注重实用性文本的训练,而忽视经典作品的阅读,学生很少整本书阅读,以碎片式阅读为主。
        2.教师在课外阅读缺乏指导性,只布置回家读课外书,但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么样都没有进行指导,对于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开展课外阅读也没有指导,导致没有进行主动阅读的学生还占很大比例。
        3.在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缺少成果的展示,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整体的评价体系。

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我们根据阳光评价的数据显示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方案。
        (一)理念先行:树立三种意识,抓住核心目标。
        只有老师们的教学观念转变了,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贯彻落实。因此,我们明确提出必须树立三种意识,抓住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1.观念一:树立目标意识 。
        我们应该严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145万字课外阅读量的规定。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让阅读成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活方式。
        2.观念二:树立课程意识。
        要有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意识,对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要有整体规划,推荐适合孩子年龄段的阅读书目。
        3.观念三:树立方法意识。
        要加强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意识,我们上课外阅读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去传授知识,而是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阅读的核心目标: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标准解读:把握课程标准,明晰阅读目标。
        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将直接影响着课外阅读活动的进程和最终结果。我们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分专项进行解读,并以教学沙龙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以此帮助教师明确义务教育语文各学段的学业水平要求,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尺度。
        (三)书目推荐:选择适宜书目,制定读书计划。
        1.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方向。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老师们对每个年级都制定一份书目清单,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方向性。
        2.制定阅读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作一些强制性的规定。如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利用《课外阅读活期存折》将自己每天的阅读情况做记录;利用《拾贝本》或《采蜜集》等做读书笔记。这些记录表定期展出,进行评比,让学生在阅读、记录、比赛中逐步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
        (四)形成评价体系:根据阅读实践,细化评价目标。
        我们解读课程标准后,明确了各年段的阅读目标,但在进行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又发现这个目标用于阅读评价时,某些学段的指向性不强,目标的达成要求不明确。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我校逐步细化了各年段课外阅读评价的目标系统。
        (五)阅读评价:多元评价策略,落实阅读目标。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我校采用了多元评价策略,让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和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小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价方式。我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评价
        我校的同伴评价是根据各个班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灵活进行,如伙伴互评可以按日开展,在《课外阅读活期存折》给自己的伙伴作出简单的星级评价。学习小组组内互评可每周一评,采用《同伴评价记录卡》等方式记录下来。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都比较看重教师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教师。教师们用充满爱心、暖意的评语,多方位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利于孩子的改进。
        4.家庭评价
        鉴于本校学生主要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父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关注度不高。而课外阅读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那么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让家庭成员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中来,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鉴于父母阅读能力的不同,为不同的家庭量身定做了不同的阅读评价方式。
        5.考级评价
        在评价方面,我们把艺术考级的制度引进到课外阅读中,在学校也建立课外阅读考级制度。从书面测验、读速检测、背诵检查和完成阅读任务这几方面给学生定阅读等级。

        经过我校全体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从2018年阳光评价数据反映了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已有了很大改观:在有效的阅读指导下,学生阅读的读物内容倾向于文学作品类;主动进行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阅读走进了学生的生活。由此可见,在多种阅读评价策略的激励下,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悉心指导和评价初显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姗姗.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基于《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思考 〔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2014 ( 7) .
        〔2〕胡志桥,朱华伟,杨健辉,李莉芸.推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市首次阳光评价测试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6 ( 3)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