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惠择端
[导读]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视为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条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摘要: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视为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条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落实;其次是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注重启发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是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自我完善发展。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施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本课堂 教学实施
        传统的填鸭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教和被动学的消极状态,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沉闷、乏味,学生也缺乏了自主学习与深入思考的机会,导致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停滞不前,难以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教师教学要“以生为本”,在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思考、操作,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一、寓教于乐 智趣共生
         “寓教于乐,智趣共生”是指将教学的重点融入到乐趣之中,让智慧与乐趣共同生长。小学数学课堂的开展,是指以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为出发点,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与心理特点为基础哦,为学生提供充满乐趣、智慧以及充满自由的学习平台,以趣激趣,唤醒智慧,让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会合作、敢于求真、勇于提出质疑,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这样的课堂形式强调在有趣的前提下,让快乐与知识和谐交融,以此来释放小学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并且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信心。”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下生本课堂的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想在小学数教学中实现贯彻落实生本课堂,”寓教于乐、智趣共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使之能够学会数学思考与科学探究。由此一来,就需要教师顺应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情,通过设计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以趣激趣,以智启智,从而实现寓教于乐、智趣共生的数学课堂。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本课堂
        随着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在逐渐抛弃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以培养起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为目标,构建小学数学的生本课堂。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展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本课堂”把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放在了一个显著的位置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自主归纳问题,最后通过旧知识衍生出新知识。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互动的双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互动是一条重要的指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把握住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的,是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的,因此教师能只有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才能保证生本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尊重学生差异性开展生本教学
        生本课堂更因该注重并且善待学生差异,正是由于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为每个同学贴上标签,这样就会抑制每个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这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小学生教学目标的倡导的。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所以教师更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去让学生完成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当教师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时,要学会善待、宽容、欣赏,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批评和打压,要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表扬中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最大增值。
        小学数学的教学开展应该要落实生本教学的理念,不仅仅要寓教于乐,使课堂智趣共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要一昧的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最后,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要能看到学生的优点,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孙方友.智趣共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应然追求[J].数学教学通讯,2020(13):46-47.
[2]申志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52.
[3]王桂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