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距离产生美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黄雨露
[导读] 在“互联网+”为背景的今天,教育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
        内容摘要
        在“互联网+”为背景的今天,教育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已融入教学中,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索,为教育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互联网+”时代下的美术教学,以突破传统课堂时间、空间限制, 来逐步深化美术教育的内涵,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认知局限,来拓展美术教学的外延。即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也为教师开拓创新,运用新技术,开发新学科,开创新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  自主创新

引  言
        2020是特殊的一年,新年的开始,为了配合防疫工作,我们足不出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外界一无所知,也并非无所事事,只是换了方式生活与工作,孩子们同样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因为信息技术在迅猛发展,网络资讯、数字媒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并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互联网+”为背景的今天,教育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已融入教学中,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索,为教育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互联网+“美术课堂,让教学变得智慧
        (一)运用互联网,跨校实现同步课堂
        如今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开发日趋成熟,学校的专业教学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功能更为强大,多媒体应用已成为教师们日常的教学手段。但在“互联网+”模式下,教学手段已经不局限于此。兰溪多校开设“同步课堂”在线教学,通过互联网连接城区、农村学校直播教学,引导师生开展课堂双边活动。线上师生互动,传授美术知识,教给美术创作的方法,启迪学生艺术创新,线下生生互动,对于问题的探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步课堂”在线教学的形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样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互利互助,既能提高教师自身艺术素养、艺术表现,又能有效补充农村教师美术学科教学水平的短板。
        (二)运用互联网,线上实现空中课堂
        过去课堂教学对于时间、空间、地点要求较高,师生在课堂中经常会受到局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课堂进行学习。现在有很多网上授课的平台,比如兰溪很多教师利用“枫山网校”、“希沃云课堂”等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授课,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钉钉直播平台也成了美术教师们的线上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在线上制定不同的学习模块,学生线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问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及独立空间进行思考分析,并在线上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空中课堂”的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当然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与千里之外的专业美术教师进行实时在线沟通、探讨,这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可以说“互联网+”教学模式拓展美术课堂教学领域。
        二、“互联网+”美术资源,让学习变得自主
        (一)运用互联网,拓宽美术学习内容
        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和各类教科书的学习素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互联网+”有海量的存储空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美术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提供的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的美术知识面得到更有效拓宽。例如:在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各地各校的教师们都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可以上传原创或收集来的教学资源。很多学校教师专门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还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 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需,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可以进入教师的空间下载美术相关资料。

学生同样能将自己所收集的、平时喜欢的美术相关资源上传到平台上与大家共享。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对美术教学进行分析和整理,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广泛学习,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运用互联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学,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美术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美术教学特点在于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授课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种学习活动, 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探究与发现,并积极解决问题,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去。学生根据自身所需,自主选择美术相关的资源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搜索、辨别、整合、处理、评价在线信息资源的能力的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互联网+“美术评价,让课程变得多样
        (一)运用互联网,评价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检验的指标是作品展示与评价。“互联网+”不仅建立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美术才能的平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所长,同时也为师生构建交流的平台。学生应用“互联网+”借助钉钉、微信、QQ等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这既方便,又节省了时间。对教师来说,美术作业大容量的存放和收集等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选择,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中,不仅是对学生作品进行一个展示,也让学生拥有更多展现自我的途径,并加宽了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中,很好的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变得民主平等,交流频繁顺畅,更自由化。
        (二)运用互联网,挖掘开发新课程
        “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创新、应用,美术的美的方式不在依赖于手工表现,而是被很多电脑软件所取代,因为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快速、更精确、更完美。比如运用用电脑板绘代替纯手工绘画,将静态画面变为动态,立体而生动,将丰富的色彩和声音融入画面,形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化平凡为神奇。如今多媒体艺术、动画制作、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设计被大多数学生所追捧,美术教育在互联网的改革驱动下,也在不断的更新,开拓出许多新的课程。如Photoshop、Coroldraw、3DMAX等课程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设计,还有为未来新行业而诞生的课程,如3D打印、电脑印花等等。可见,“互联网+”技术为美术学科开辟出了新的发展道路,使教育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互联网+”美术,让美术变得更前景
        近年来,互联网对教学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 各种新资源的持续应用不断的推动着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即改变了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同时又优化了课堂模式,师生们在实践与创新过程中领略了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当前,诸多教育家和技术专家还在不断的构想和研发更多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智慧学校等应用,教师们对于互联网的运用还在不断的摸索中,相信在未来,“互联网+”的美术教学也将成为主流,未来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美术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创作与沟通,可以接触到一个更充盈的艺术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磊、周冀.无边界:互联网+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3-4.
[2]谢其忠.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激活中学美术课堂[J].文理导航,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