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王美霞
[导读]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基于此,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构建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21世纪,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实现教育与时代更好的接轨,使学生提前掌握现代化的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一、创设深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深度学习是区别于浅层学习被动接受与机械记忆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深度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于学科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有效的通过知识迁移来解决实际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深度学习的环境,营造一个积极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改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固有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比如在教学PPT软件“自定义动画和视音频”制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将教学内容与制作国庆节电子贺卡联系起来。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国庆节的优秀电子贺卡作品,激发学生对于电子贺卡制作的热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观察贺卡的组成与要素变化,让学生自己去总结PPT中自定义动画和视音频的运用于作用。其次,为了启发学生展开对“自定义动画和视音频”更深层次的探究,还应当设置一些开放的问题,比如:动态化的PPT,相较于静态的、纸质版的贺卡,不仅生动形象,且丰富有趣,那么,大家知道在PPT软件之中,通过什么样的功能,可以使这些元素动起来呢?如此,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动机。
        二、通过教学任务驱动,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初中生虽然已经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考中并没有这一学科的考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大部分凭借自己的兴趣,很多学生并未对这门学科展开真正的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认真的学习,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首先,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应当考虑任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得到相应能力的锻炼,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只是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时,还应当重视任务完成的合作性,促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灵活运用各项信息技术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和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学Word文档中征文设计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2019感动中国人物十大人物事迹和颁奖词的汇总任务。要求学生不仅要搜集有关2019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和颁奖词资料,还要将其放在Word文档中进行字体、段落和排版设置。由于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故事的资料比较多,学生不仅要进行筛选和摘录,还要对文字内容进行编辑和排版。学生要在短时期内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要寻求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比如有的学生负责资料收集,有的学生负责文字编辑,有的学生负责段落设置,有的学生负责文档排版等,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相互分享自己任务完成的方法与技巧。最有,由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加以改正和提升。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还能够徐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科学的进行总结与评价,重视知识的延伸拓展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决定了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不应当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还应当重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且对于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教师还应当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评价,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性,实现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完成Excel中“信息的收集与录入”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一组对班级内上次体育测试成绩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录入,二组对于班级内同学的兴趣爱好进行收集与录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信息收集与录入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每个小组在信息收集与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针对性的总结与评价。这样,每个学习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 不仅能够使教师发现学生在信息收集录入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还能够促进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总之,科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取决于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邱书涵.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J].名师在线,2020(11):29-30.
[2]张义.浅谈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8):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