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多方面不断进步,目前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推进。然而,素质教育的一些实质性内容却被大部分家长误解了,认为全面发展就是样样精通,尤其是处于“起跑线”上的小学生,学业、艺术、体育、手工等等必须全方面的高度发展。然而这种父母要求的“争强好胜”真的会使身心都在成长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吗?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更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适当的压力固然是好处,然而超负荷的任务与期望带来的压力毋庸置疑的将带来大量的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负担。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压力;心理健康
课堂上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科学等的科目自然是我国经过多年的科学的研究与实践提炼出来的,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并且体现当代素质教育对待我国小学生的基础的要求。如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认真对待学校科学组织的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部课程,我相信所有小学生一定会顺畅的到达全面发展的星光大道上。然儿,父母对待孩子的近乎畸形过度期望,或许正在打破这一平衡,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不仅仅要样样精通,甚至是能达到全方面的高度发展,对于一个个还未进入青春期的稚嫩的肩膀,他们真的会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吗,真的会快乐吗?
一、当代小学生课堂压力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课堂学习效果,都成为每个学生生活的重心,精良展现自我的舞台,幼小的孩子们也在尽力地展现着自己,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获取,还有展现自我等的人类本能的社交需要。无论课堂学生年龄的大小,小学生们从第一堂课开始压力便潜移默化的渗入了。这就需要学生从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全神贯注、课后的及时巩固等全方面的配合,压力自是不言而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心智等仍处于幼龄状态,学校生活已使他们处于全方面的适应阶段。对待课堂的适应显然是初级小学生们人生中面所面临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重视。
二、小学生课余压力
小学课堂的学习自然是多学科的基础,处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们从幼儿进入学习的一个状态不言而喻的会为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等全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共同去营造一个宽松的利于“奔跑”的成长环境。
课堂已经使得年幼的孩子力不从心,这时他们最渴望的一定是角色转换之前的无忧无虑。然而课余时间所有周末,甚至是每天唯一的晚上休息时间无一不被作业、补习班、兴趣班等所谓的成长安排的满满当当,小学生的课余任务逐渐变得比课业任务更让他们恐惧而选择逃避。我们应把“自由”还给孩子,给予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生活的机会,减轻他们繁重的课业之外的压力。
三、小学生已经出现的心里健康问题
课堂、课余中打着全面发展旗号的繁重压力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心里健康方面的问题。
小学生正是如花般的年纪,本应享受着灿烂的阳关健康茁壮地成长,然儿,社会中频频出现的小学生离家出走、暴力、叛逆甚至是犯罪等问题已经日益猖獗,整个社会也不能再以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为借口进行“包庇”。百度中输入“小学生自杀”百度词条将出现将近九百万条信息,这令人痛心疾首的数字背后无不令人扼腕叹息,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体现了如今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
四、社会对待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
小学生心里问题已经愈演愈烈不容忽视。然而社会上仿佛对待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还没有上升到绝对的地位,甚至还不够重视。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小学生自杀是最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表现,也是我们应杜绝的社会现象,这一切并给毫无征兆,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进行反思,我们是孩子美好生活环境的提供者,而目前导致的自杀现象是否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逐渐恶劣?我们是否才是亲自扼杀祖国花朵的凶手?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营造出来了,原本不存在的高压环境,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仅自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携手净化这个社会,精华掉这些不应存在的恶性压力。
五、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在我们父辈们生活过得年代,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饥荒岁月里,每一个孩子都对生活充满着期待,日子虽苦但每个人都拼命的追求这来之不易的快乐,鲜少有人会出现心理问题,这也充分证明了当代学生存在的压力是导致心理疾病的直接的导火索。值得高兴的是,大部分的心里问题是人为环境下产生的,也一定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与干预得到一个最大程度的净化。
1.教师方面,适当减少课业上压力。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压力,对待心智并不成熟的小学生,应提供更加大量的耐心和信心,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2.学校方面,充分保证学生的课余和休息时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应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点,学校教育要以培育学生健康型的人格为最终目标。
3.家庭方面,父母对待孩子的期望应合理。父母的爱是无私又伟大的,即便是自己节衣缩食、砸锅卖铁也要去为孩子施加长才的压力。试问各位父母,当你看到自己年幼的孩子超负荷前进时,你们的心难道不是在滴血吗?
4.社会方面,社会整体的高压环境应得到释放。目前对待学生近乎苛刻的要求似乎就来自于这个急躁冒进的社会氛围。此时我们就需要慢下来,回到陶渊明悠然赏菊山脚的怡然自得的状态,这才是真正适合小学生安心成长的,没有了恶性压力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小学生健康心理将得到彻底的净化。
参考文献:
[1]刘宇佳.中小学课后服务与校外培训问题探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J].教育视界,2019(19):12-15.
[2]葛颖,赵倩妤.青少年压力现状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7):85-86.
[3]郭部红.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20(08):77.
[4]余时平,彭新社.浅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3):217-218.
[5]徐仁峰.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中的社会因素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8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