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师优化学生学习心态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韩洋
[导读] 初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年,既要完成新知教学任务
        摘要:初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年,既要完成新知教学任务,也要全面引导学生展开多轮总复习活动,使其能够全面内化所学知识,以自信、勇敢、乐观的心态参加中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沟通能力,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学生负面心理问题,由此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态,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从坚持人文沟通,展现师爱;丰富课堂评价,优化心理素质;组织差异教学,保护积极心理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三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态。
        关键词:初三语文、学生心态、优化方法
        自步入初三阶段之后,许多教师、学生都会产生明显的焦虑心理,且会相互影响,久而久之便会让学生产生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其一直担心自己会在中考中落榜。可想而知,让学生陷入自我怀疑与负面情绪时,那么是无法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的,且任何一次不理想的学习结果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初三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甚至于要先纾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再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以平常心去面对语文学习得失,也能从每一次的成功、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逐渐缩小知识盲区范围。
        一、坚持人文沟通,展现师爱
        在过去,初三语文教师会比较重视教学进度,所以在课堂上也会无意间对学生施加学习压力,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异常严肃,而这本身就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初三语文教师要坚持及时组织人文沟通活动,适当沉默,善于聆听,及时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由此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能够全心信赖自己,从而自觉袒露心事,宣泄心理压力。
        就如在一次关于记叙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指导活动中,笔者就整理了近几年来中考语文中所设计的记叙文阅读理解题目,由此整理相应的解题策略。但是,本班有很多学生都流露出焦虑、不安的神色,于是笔者就暂停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心理想法。原来,学生在听讲时发现标准答案与自己的想法相差甚远,且因为这些试题是中考真题而感到焦虑与担忧,害怕自己在中考中无法自主应试。对此,笔者就告诉学生阅读本就是发散的、开放的,笔者所整理的阅读答案也只是提供一个思考方向,学生并不需要完全按照标准答案解题,只要能够符合文意、题意,便可得分,所以学生不必过度焦虑,而是要放宽心。


        二、丰富课堂评价,优化心理素质
        在初三语文教学阶段,学生会面临多次考试,既有期中考、月考,也有模拟中考考试规则的模拟考,而每一次的考试结果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初三语文教师更要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重点要肯定并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优势,由此弱化考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就如在针对中考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知识所组织的复习课上,笔者就以轻松自在的状态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全面分析这些作文材料,使其自主确定写作方向、撰写写作大纲。在此过程中,本班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作文材料,提出了一些极为新颖的写作论点,且完全符合材料内涵。对此,笔者就重点赏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肯定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成果,并且引导学生将理论设想写成完整的作文,使其及时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在笔者的鼓励与赏识下,本班学生都显得十分兴奋,也能由此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审题立意优势。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能够切实实现学习进步。实践证明,通过丰富的课堂评价,本班学生的心态越来越稳定,虽然会因为不理想的成绩感到伤心沮丧,但是很快便可调整好学习状态,而且会主动分析错题成因,避免再次出错。
        三、组织差异教学,保护积极心理
        在初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复习阶段,相比较学生是否可以全面内化语文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为重要的教学辅导任务便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盲区、学习困惑设计差异性教学活动,针对性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学习进步。
        在引导初三生学习语文知识时,笔者会客观分析学生的认知不足,由此设计教学辅导计划。比如,有的学生不擅长写作,严重缺乏语言素材,所以笔者便要求这部分学生每日阅读一定的文章、图书,使其及时积累写作素材,也要积极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监督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再如,本班学生在不同的文体阅读中会展现相应的认知不足,所以笔者就按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个文体类别整理了阅读理解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解题。
        总而言之,在初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保护学生的学习心态十分重要,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让学生有更好的应试表现,使其在人生奋斗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初三语文教师要及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干预与防控工作,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申艳.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王爽.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行动研究[D].延边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