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德育教育是指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使学生人格完善。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明显,本文基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
人的一生漫长又短暂,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生的宽度,以此来促使受教育者发展性更大,进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更大。但我国现代教育中,过于功利化问题使得教育效果受到影响,而且缺失了部分教育,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还有漫长的道路,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中,也要积极的发现缺陷、及时弥补。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外界,建立人生观与自主意识的关键时期,长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将会对学生情绪、心理带来负面效应,严重的更会让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品德价值观。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雏形,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就如犯罪年轻化、儿童化,社会广泛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缺失。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小学阶段的社会教育主要是学校,部分教师认为,家庭作为主要的教育主体应该承担起学生德育工作。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拥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这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证实了无数次。而学校教育就应该承担起其作为规范教育的责任,让家庭中缺失的或者扭曲的德育教育理念得到补充和纠正,进而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自身观念的重要时期,杜拉斯曾说过,一切都源自童年,这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提升自身素养
小学生向往“长大”,他们一直渴望“变成大人”。所以,小学生对成年人有一种憧憬和羡慕的感觉,会有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行动和语言,并且学习大人为人处世的方法。所以,学生会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但是他们没有判断好与坏的能力。小学班主任几乎每天与学生在一起,会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班主任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很容易受到班主任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必须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努力学习各种专业文化知识,思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培养自身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如此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时,教师带领学生慢慢地行走,让学生在行走的同时欣赏路边的自然美丽风光。学生在活动中看到美好的事物时会主动跟同学分享,互相交流,增强了彼此的情感,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当学生游玩累了在休息区吃准备好的食物时,及时表扬同学们能互相分享食物。如果班主任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如有些学生没有环保意识,把吃完的食物袋随手扔在路边儿,或者带的食物太多吃不完,造成浪费时,老师也要及时地进行教育。这种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违背了社会公德。班主任必须教导学生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注意节约。但是要用怎样的方式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教师以身作则,主动把自己留下的垃圾收起来,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这种“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当看到班主任的举动时,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模仿教师,也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三、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培养
合作意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合作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融入幸福教育,可以有效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展开合作,形成共同的认知,进而产生幸福感和认可感,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内容,提升其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自信心等,促进学生的品德素养全面提升,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在展开“该不该扶摔倒的老人”、“该不该给大街上的乞丐钱”等话题讨论时,由于社会上出现了敲诈扶起老人者钱财的行为以及职业假乞丐的社会现象,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取舍和认知。为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同组学生合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小组内容进行共同探讨,总结观点,然后同辩论另一方展开讨论,一方认为应该扶老人,应该给乞丐钱,另一方则认为不应该扶老人,也应该对乞丐置之不理,最终做出总结,分析两组学生观点可取的内容,做最终的整合,得出结论,告知学生该做助人为乐的事还是要做,但是也要掌握识别骗人的伎俩,在此过程中,不断升起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四、增加人文关怀,平时多关心学生
德育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行为习惯约束,而是从里到外的各个方面,其中心理辅导尤为重要,所以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应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平时班主任要多关心学生,减轻学生精神负担,让学生信任教师,最终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学生愿意去信任班主任,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教育也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平时在课堂中,班主任要多关心学生,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并注意缓解学生压力。班主任要时刻关注课堂内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发现有不对的做好课下交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与力所能及的帮助,以此拉近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距离。有些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内心比较脆弱与自卑,平时不敢与人接触、交流,班主任应常常与之交流,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班主任也应时刻与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并与家长多做交流,并督促家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就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形成重要的联系,最终发挥其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
结束语
幸福教育融入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让班主任形成完善的德育教育理念,具备更好的职业归属感,为德育教育工作注入更大的热情,使得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基于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需求不断拓展幸福教育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小学习的全面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巨淑英.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88-189.
[2]陈霞.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1-24.
[3]路秀云.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5.
[4]陈建强.摭谈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甘肃教育,2019(06):36.
[5]孟禄.成功教育,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与探讨[C]..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