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小结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梅书杰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古利特所在课堂小结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古利特所在课堂小结。开展过程中所用到的不同的方式与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促进课堂小结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课堂小结时需要用到的PPT课件,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多样化的课堂小结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结;教学策略;方法探究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对课堂小姐这一环节的重视。首先,教师应提高学生在课堂小结主体性地位,并不断探索能够优化课堂小结的有效方法,使得课堂小结的形式变得更加生动化且多样化,通过灵活地应用课堂小结来促进学生课堂听讲效果的提升。通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在当前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教学问题,总是在课堂导入的部分用力过猛,而在课堂小结的时候草草带过,这样一来,就会在学生初步接触知识的时候,掌握不牢固并且留下一些疑问,这样一来,在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小结的作用,并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核心知识点,使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能够对整个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性作用。那么,教师在具体设计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笔者就与各位同仁分享以下几种课堂小结设计方式,以及能够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意义。
一、针对核心知识进行提问,使学生巩固重要知识点
        课堂小结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核心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只有通过这样的有效的课堂小结组织形式,教师才可以帮学生掌握课文关键句子及段落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语文课堂中的知繁冗复杂,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能力难以将所有的知识点概括全面。据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不断传达开展课堂小结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养成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意识到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的关键性之后,在日后的语文课堂结尾环节,他们也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一来,在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向学生提出有关课文的内容时,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努力的进行思考,并认真学习归纳与总结知识的有效方式,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来进行课堂小结,首先,教师应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小结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课堂小结环节进行积极思考,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是一种较好的课堂小结设计方式。在带领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时,向学生进行提问:“学完了本课,同学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道:“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随后,笔者继续向学生进行提问:“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总结道:“文章真正优秀的地方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通过笔者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又再一次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的复习和回顾,并通过思考笔者提出的拓展性问题,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借助教学视频完成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老旧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和单调,难以吸学生的注意力。据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的录制来完成课堂小结,从而更好地抓住学生的目光,吸引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注意力。在录制视频的时候,教师可以优先选择课堂所讲的重点知识进行录制,以便学生能够理清学习难点与重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因此,课堂小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课堂小结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梅花魂》这篇文章之后,笔者就通过结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来为学生录制的视频课堂小结的网课,视频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引导学生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为主,通过向学生展示梅花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经风霜傲寒开放的坚强的品格,并由此引导学生重温课文,读一读“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这句话的深意,其实就是引出了作者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随后,笔者又带领学生体会文中的“我”在每一年梅花开放的时节,都会回忆与外祖父有关的事。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体会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相关性,外祖父爱梅花,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真诚的爱国心。
三、提前准备课堂小结所需要的PPT课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原有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结中,教师的教授形式往往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有些教师只是根据课文中的具体生字和生词来进行知识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教师应对课堂小学组织形式进行不断地创新,通过提前准备课堂小学所需的PPT课件,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小结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在每节课后进行总结与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教授《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在学生阅读和学习完毕后,带领学生通过观看PPT课件,来进行知识的整理和消化。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重点句子,在对文章的整体进行学习完之后,应强化对语言文字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然后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以“观月所感”创作一篇小文章。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对具有独特色彩的文章进行朗读。
        综上所述,课堂小结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开展课堂小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堂上所讲的重点知识,带领学生进行回顾与归纳,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课上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能够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童慧.小学语文专家教师课堂教学互动特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11-14.
[2]王维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10-3.
[3]王智姝.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小结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0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