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求,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员,应精心指导和引领任课教师切身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以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服务,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兴趣”“指导教师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评价,树立学习信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众所周知,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容乐观的是,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就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仍有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方法,严重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极不理想”。而教研员作为引领和指导任课教师将课程教学目标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领导者、组织者”,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一线语文学科教研员,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有效组织和带领任课教师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并深刻研究和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各个模块内容标,进而为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毋庸置疑,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最大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基础,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又该如何有效培养和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不可置疑,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原因为:只有引导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采用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在自我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当中,并取得最大化、最优化的学习收益,最终有效促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学科教研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组织一些关于语文学科教学讲座或研讨会(研究和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并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发表自己的观念与见解,以此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如:鼓励和提倡任课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所谓情境教学法,是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教学内容而创造出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趣味横生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任课教师创设学生喜闻常见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媒体情境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满足其语文学习发展特征与需求,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求学欲望,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趣味横生。
二、指导教师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学科教研员,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引领任课教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研员必须要深入课堂教学的第一线,并认真听课、评课、查看和批改教授的教案(教学设计),且精心指导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此一来,才能够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并促使其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有效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研工作中,教研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应以身作则,深入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以有效指导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树立其榜样作用。例如:在任课教师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指导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针对本节教学(公开课、观摩课),我将以身作则,亲自为学生讲解本节主要内容,并邀请任课教师在台下认真观摩,以此来有效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与目标。即:首先,在课下,我会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并按照“以优带劣、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此环节工作由任课教师完成),以让学生能够在有效分组中“各抒己见、学有所获”。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济南的旅游宣传片(雪景),并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你们去过济南这个城市吗?你喜欢济南的冬天吗?”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并巧妙引出本节课题;接着,我再打开课前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内容,并积极鼓励各小组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本篇文章,与此同时,我也会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展开学习与探究,像:先与学生一起朗读文章,之后,再鼓励各小组学生运用自制擅长的阅读方式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采用了哪些手法?以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对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与掌握;最后,待各小组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结束后,我除了会精心为学生讲解本节内容以外,还会积极鼓励各小组学生分别派出一名小组代表,并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上台试讲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归纳),以此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一来,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切实提升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能够有效构建良好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完善教学评价,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评价作为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提高任课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若教研员在实际工作中,着重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话,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引导其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且自主性地加以完善,而且也能够间接性地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以及培养任课教师坚定的教学意志和良好的教学态度。相反,如果教研员只注重指导任课教师完成一些日常教学任务的话,只会严重导致任课教师的教学综合水平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日就衰败 日薄西山”。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研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具体地、细致地、微观地批评和鼓励,以使其不断地得到激励和鼓舞,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及指导学生树立起良好学习信心的工作目的,进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任课教师所采用或制定的教学策略,而教研员又作为任课教师的“引领者、组织者”。因此,作为一名一线语文学科教研员,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引领和指导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其真正落实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任务,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康.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62.
[2]李孝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42.
[3]白学本.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