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园林树木栽植土壤改良技术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杨大龙
[导读] 摘要:树木的健康生长需要三方面的元素,分别是:光照、水源以及土壤营养成分。
        黑龙江省北安市园林绿化中心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树木的健康生长需要三方面的元素,分别是:光照、水源以及土壤营养成分。而目前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工作,需要进行树木的移植。在这个环节中,园林绿化中心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土壤质量对于树木存活率带来的影响。重点从土壤营养成分及使用质量两个方面,结合当地实际存在的土壤问题展开研究,明确新时期土壤改良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合理拟定相应的改良策略,研究有序开展园林树木栽植工作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园林;树木栽植;土壤改良
        园林土壤是一类特殊的土壤,它不同于自然土壤和农田土壤,由于城市土壤资源的紧缺以及园林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园林土壤来源复杂。因此,在实际进行园林树木栽植工作之前,园林绿化中心通常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
        一、现阶段园林土壤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研究如何科学开展园林种植工作时,必须要意识到土壤的重要作用。并重点结合当下土壤环境的质量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科学开展土壤改良工作的方法。
        1、土壤营养成分方面
        基于不同的树木种类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营养需求不同,因此,在实际进行园林树木栽植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提前进行土壤营养成分的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当地适宜种植哪些树木。而由于园林的基本功能就是具有观赏性的特点,需要保证园林当中花草树木种类多样,这就对土壤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具体园林建设情况来看,酸碱性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城市建设人为对土壤的扰动,导致了其他杂物的侵入,而建筑使用的石灰、碎石粉等均是碱性极强的物质,对园林土壤酸碱性的扰动极大。导致土壤营养缺失,降低了园林树木的存活率,这些都是目前园林绿化中心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引起重视。
        2、土壤使用质量方面
        园林土壤物理性状差的问题主要有: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砾石含量高、容重偏高等。园林土壤由于施工压轧、行人践踏、硬化铺装等人为活动,土壤的结构被严重破坏,特别是大量行道树木的根系被挤压在硬化路面下有限的土壤中,直接造成土壤水气循环受阻等不利条件,使得根系发育受阻,树木生长困难,对直根系的乔木类园林树木危害尤其严重。因此,在进行园林树木种植工作时,必须要进行土壤质量检查,并应当结合具体问题研究相应的改良方案。
        二、新时期园林树木栽植土壤的改良技术操作流程
        实际上,园林土壤的质量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自然土壤的质量问题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壤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本文就重点结合这两个问题研究相应的土壤改良技术,具体的技术操作流程如下:
        1、常规改良技术
        在新时期实际进行园林树木栽植土壤的改良工作时,常规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土壤的深翻及平整,通过深翻操作可以让阳光照射到深层土壤,方便进行杀菌,避免寄生虫、微生物等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深翻时可以对土壤当中的石块进行集中清理。然后进行整地,就可以进行树木栽种工作了。在栽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杂草丛生的情况,基于此,园林管理人员还应当在土壤改良阶段,及时有序的开展除草工作。

一般情况下,每年中耕松土除草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春季乔木萌发前(2月)、秋季乔木停止生长后(11月)均必须中耕1次。中耕除草宜在晴天进行,忌雨天进行。所以需要提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目前,可用的中耕操作方法是:从距树干5-10cm的位置向外,挖松表层10-20cm的土壤。能挖到树冠滴水线附近的需挖至树冠滴水线附近;不能挖到树冠滴水线附近的,如行道树,需挖至树池边沿。
        2、增加土壤肥力
        施肥改良技术方法分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施基肥宜在秋末冬初进行;施追肥可分别在春季、夏季(非高温季节)进行,施追肥也可在春季、夏季的中耕除草时进行。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有机肥料有园林营养土、泥炭,发酵腐熟的腐叶土、油饼等。有机肥料须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其质量要求为有机质含量应大于40%、总养分大于5%、种子发芽指数大于70%。追肥以化肥为主,用于非观花乔木追肥,总养分N:P:K可为>4%:>4%:>2%;用于观花乔木追肥,总养分N:P:K可为>5%:>4%:>1%。因此,具体如何改良土壤,还需要管理人员提前拟定园林栽种工作方案,根据需要栽种的树木品种进行合理的研究。这样才能保障新时期土壤改良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发挥出改良技术的应用价值。
        3、酸碱平衡方法
        pH值在8.0-8.5之间的土壤,每年宜进行2次改良工作;pH值≥8.5的土壤,每年宜进行3次改良。改良材料有:有机材料泥炭,无机材料硫酸亚铁或腐殖酸。泥炭的有机质含量和pH值须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泥炭的有机质含量不低于40%,pH值小于6.0;硫酸亚铁pH值小于4.5;腐殖酸pH值小于5.0。改良碱性土壤可用的操作方法:将有机和无机改良材料分别均匀的撒在改土范围内的土壤表层。改善土壤的酸碱度问题是整体土壤改良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所在,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园林栽种工作需求,园林绿化中心目前也在积极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土壤酸碱平衡技术的创新方法。
        4、土壤污染管理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有许多园林土壤的污染问题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中心应当积极展开污染防治工作。首先,应当面向社会对受众进行绿化环保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结合土壤污染及环境被破坏可能带来的灾害问题,引导人们参与到对环境的保护环节当中,从身边小事做起,拒绝乱扔垃圾,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及网络渠道制作公益广告进行宣传。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当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相应的法律管理政策,避免企业出现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土壤被污染的几率。
        当发现土壤已经被污染时,要及时找到污染的源头,从源头上进行治理。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推动园林树木栽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当中,可以施用抑制剂,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然后进行集中清理,避免重金属元素被树木所吸收。
        结论:常见的改良技术就是对土壤进行深翻操作,将土壤当中的沙粒和石块清理出来,并利用阳光进行杀菌,以保障树木能够在这块土壤上茁壮生长。同时,要从增加土壤肥力的角度,对土壤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合理施加有机肥料,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另外,目前许多土壤都存在污染及酸碱度失衡的问题,还需要结合实际问题,研究创新改良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技术应用效果的方法。并应当对受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孙玉菲.城市园林树木栽植土壤改良技术[J].河北农业,2018,No.281 (8):43.
        [2]洪隽琰.城市园林绿化中土壤改良方法思考[J].现代园艺,2019,382 (10):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