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陈廷凤
[导读]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可能无法引起幼儿的重视,而让幼儿认真观察生活,
        摘要: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可能无法引起幼儿的重视,而让幼儿认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幼儿教师的职责。因此,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可广泛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在幼儿阶段就培养其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激起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本文立足于生活实际,讨论了如何借助生活中的材料有序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活动;生活材料;动手操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美术作为艺术学科的分支自然也不能与生活分割开来。因此,在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广泛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借助生活中的材料来丰富教学活动,促使生活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在不断操作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与审美能力。
        一、借助生活材料,开展折纸活动
        折纸活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必学内容。为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趣味,在折纸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师有必要开拓新的折纸材料,利用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发现不一样的视角。借助手工彩纸、剪刀等工具,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折纸步骤进行折纸,并组织幼儿以创新的方式折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笔者提前搜集了干枯的花朵和树叶,在课上组织幼儿进行折纸活动,主要是用彩色纸折出鲜艳的花朵,再借助干枯的花朵和树叶进行装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折纸活动的内容,也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一次折叠出不同的人物时,笔者在课上示范了如何折叠出具体人物,结合人物图片与教师的具体折纸步骤,幼儿需要根据教师的折纸、裁剪、点缀等步骤,形象化的表现出具体人物,引导幼儿折叠出自己最喜欢的人。另外,笔者还在课上根据幼儿的样貌特征折叠出某一名幼儿,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幼儿折叠裁剪的积极性。
        二、借助生活材料,开展粘贴活动
        粘贴活动是指利用点状、线状、面状材料粘贴出具有浮雕感的或平面的画面的活动,其主要锻炼了幼儿粘与贴的手工能力。借助生活材料,让各种看似没有用的事物在粘贴活动中展现出其魅力,根据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的粘贴画,非常考验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教师在组织粘贴活动时应尽量为幼儿设置规则或要求,以幼儿的观察和想象为主,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例如,笔者在课前收集了五颜六色的已经皱了的纸,看似皱了的纸没有什么用,其没有办法再写字,但其实皱了的纸可以进行很多粘贴活动。如张贴漂亮的门帘,粘贴五颜六色的花朵,粘贴出任意幼儿喜欢的图案。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还结合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生活材料,让幼儿加以利用,如春天各种颜色的花朵,秋天各种颜色的落叶等等。借助花朵与落叶的拼接、粘贴、造型,使得幼儿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同时,幼儿家庭中每年都会有几件穿旧了或不要了的衣服,有些家长会选择捐出去,有些家长会选择直接扔掉。笔者在与家长及时沟通后,让家长留出一件衣服供幼儿进行手工制作,也就是粘贴活动。借助旧衣服的裁剪、设计与粘贴,不少幼儿能够创作出不同的内容。比如,有的幼儿能够利用旧衣服制作书签,有的幼儿能够利用旧衣服拼凑出汽车,总之,幼儿粘贴的事物五花八门,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借助生活材料,开展玩泥活动
        结合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区域活动以及室外的草坪、植物园等环境,可以随时开展玩泥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玩泥活动,拉近幼儿和大自然之间的距离,促进幼儿利用泥土捏出作品,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一次笔者在组织玩泥活动时,带领幼儿来到了室外,找到了一处安全的场地,其临近水源且泥土较湿润。首先,组织幼儿用手抓起地上的泥土,并捏捏看能否改变泥土的形状。由于距离水源很近,因此泥土的湿度较高,幼儿在捏出形状时,不存在很大的难度。但为了加强授课效果,笔者还是带来了一桶水,以免泥土湿度不够而不易揉捏。有的幼儿直接就地取材,将泥巴再放在地上滚动,然后粘上树叶、小石子等,变成一个“超级大泥巴”;有的幼儿用干枯的树枝将泥球串在一起,开始做烧烤店的游戏;也有幼儿将树叶粘贴在泥土上,做成自己喜欢的图案;也有幼儿捏出了可爱的泥娃娃,并借助树枝等做装扮。由此可见,只要幼儿大胆想象,开心玩耍,就能够创造出教师想象不到的东西。借助幼儿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最佳的时期,能够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教育意义。
        总之,借助生活材料开展美术活动,能够让幼儿在用心观察基础的生活的基础上尽情想象,借助想象的翅膀,借助生活中的原材料、大自然中的馈赠,制作美术作品,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应将借助生活原材料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视为一项长期教育策略,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与艺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冬玲. 巧用生活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J].幼儿教育研究,2016(02):36-38+41.
        [2]徐景. 浅谈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