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长期以来是广大语文教师致力追求的重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节省教师的教学精力以及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因此在本文中,我将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分别从课前预习工作、课堂教学工作和课后作业布置工作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话题是当下阶段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绝大多数学者都从课堂教学工作本身入手,提出的相关措施(如创新讲课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也都局限在课堂教学本身。但是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是否高效化不仅与课堂教学有关同时也与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部分有着紧密联系。
一、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工作是学习新知识的开端。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基本熟悉接下来的语文课上需要学习的大致内容,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是教师开展一节高校课堂的前提条件。例如,在《山行》这首诗的教学工作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以下几个方面的预习任务:第一,熟读古诗;第二,掌握诗中的生字和生词;第三,利用网络渠道搜集有关作者杜牧的一些基本情况。第四,自己尝试翻译这首诗。这些预习任务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等到正式开讲之前,教师提出预习作业中的一些问题并向学生随机发问。比如教师抽查了一名学生问道:“关于作者杜牧,你知道的基本情况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作业作出如下解答:“作者杜牧是唐代晚期诗人,曾经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唐朝官僚机构任职。在古诗创作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代表作品有《泊秦淮》、《清明》和《七夕》等。与唐代另一个伟大的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学生的作答非常规范,这也表明这名学生认真对待了预习工作,当教师正式开展教学工作时这名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是非常高的。
二、加强课堂教学工作
一直高质量的语文课必须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为支撑。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也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步。教师这部分教学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加强与学生互动的层面上。语文教学工作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积极交流,充分互动。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要立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索并把思索的答案大声说出来。同时,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也应当在课堂上及时向教师请教。师生之间互动的加强有利于提高课堂运作效率,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
《山行》这首诗在整个语文教材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严谨对待,针对诗中的每个问题向学生讲清楚,讲透彻。例如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字的读音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讲解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讲明白:“同学们,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读音为二声xia,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读音却变成了二声xie。按照第一个读音阅读可以体现全诗的韵律感,但是现阶段最常用的读音是第二种。大家在考试中如果遇到了,不要混淆。”在这一部分的讲解工作完成后,学生向教师提问:“几乎每一首唐诗中都有名句,那么这首诗的名句是哪两句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立即解答:“这首诗的名句是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告知学生这首诗的名句后,教师可以把这两句进行解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由此可见,在整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积极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三、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检验与夯实,学生在语文课上为能熟练掌握的语文知识可以通过完成课后作业的方式得以巩固。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山行》这首诗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作业:第一,背诵全诗;第二,默写全诗;第三,翻译诗中的名句;第四,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课后作业全方位立体化涵盖了教师在课上讲解的内容,如果学生某部分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课后作业反馈的结果展开分析,弄清楚到底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错误还是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疏漏之处。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错误,教师可以和学生单独谈话帮助学生一起分析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如果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漏洞,教师也要及时开展教学反思工作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引以为戒。教师注重课后作业布置的行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不管是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好,还是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也罢最终都有助于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仅符合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通过系列教学措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杜娟.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初探[J]. 学周刊,2020(08):91-92.
[2]汪锦云.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J]. 中国农村教育,2020(0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