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宽松、愉悦、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有助于塑造积极课堂氛围的方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更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进行语文学习。然而,在营造积极课堂氛围之前,需要教师明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氛围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营造氛围;教学策略;探究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主干学科,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要帮助小学生养成热爱祖国传统语言文化的情操,并渗透进德育因素。因此,小学语文肩负着多重使命,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升素养,改进教学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出发,会发现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课堂氛围僵化、沉闷,不利于新课改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要综合解决这一问题,塑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基础。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为语文的教与学提供更好的客观条件。
一、善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年龄因素,小学生对生动、具体和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更感兴趣,而对枯燥和程式化的内容,则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改善沉闷的教学手法,创造性地使用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和手法,还能够运用多样化的多媒体呈现方式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样,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也能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通过聚焦学生注意力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受生活阅历的影响,恐怕很难有小学生真正到过西沙群岛,无法亲自去体验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这时,多媒体技术就能发挥其再现功能。教师通过在网上搜集西沙群岛的资料片、视频影像、影视作品等内容,制作出系统的课件,并搭配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共同作用来领略西沙群岛的种种细节。从而跳脱出枯燥说教的语文课堂,对西沙群岛进行“云旅游”,加深对教材上内容的理解,有如身临其境。而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活跃积极地进行交流和表达,进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个体,鼓励自由表达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缺少自主性,产生的想法不需要过度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成了语文教师成为课堂主体全面掌控课堂节奏,缺少课堂互动的情况,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这种课堂氛围自然无法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加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要改变这种低效的课堂氛围,需要语文教师尊重每个学生个体,注意聆听学生的声音,主动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在课堂上开展更多互动环节,打造一个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
例如,学习《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时,面对这种新鲜的体裁,每个小学生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避免向学生主动灌输寓言的含义,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对这则寓言的认知,可以根据课文来表达,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分享。这样,课堂氛围就变得积极而踊跃,学生也会练习透过文本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进行表达,有助于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自由生长,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设置课堂悬念,增加竞争色彩
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中,含有浓重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点,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设置悬念、增加竞争色彩,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营造出更加热烈、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注意从多角度来挖掘和设置课堂悬念,让学生有意识地开展预习、听讲和复习,保证学生全程拥有好奇心和积极性。此外,分组完成任务是调动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在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小学生往往会发挥出探究和思考能力,从而更深入地学习,并碰撞出宝贵的精神火花。
例如,学习《海底世界》时,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在海底的动植物,看谁说出的多,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说出这些动植物的特点与习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对海底世界进行资料搜集与探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习资料,还能通过互动与交流来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让语文学习跳脱出教材与课堂。让课堂氛围在竞争性与合作性的激发下,呈现出开放、紧张、活泼的特点。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也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语文教师要尝试多种手段营造积极、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小学语文教学走向一个全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学周刊,2020,(2):51.
[2]金立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