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赫尔巴特也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德育的确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就物理教育而言,教师除了对学生传授基础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认识物理客观规律,增强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辨正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研究、克服困难、磨炼意志的良好品质。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呢?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物理实验中教师应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实验对培养和塑造学生科学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使物理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更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感知科学发现的艰难,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挫折、失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上下功夫,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兴趣,主动地去探究。团结协作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一种体现,许多分组实验都是由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实验中,同组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只有两个人密切配合团结合作,才能使实验顺利的完成。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等科学活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精神。
二、教师要挖掘实验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前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
实验教学中含有丰富的辨正唯物主义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有无数科学家不怕失败,不畏艰难,高攀科学高峰的伟大精神;有不图荣华,矢志不移,报效祖国的动人故事,在这些精神和故事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很值得研究的。如我在演示光电效应实验时,向学生们介绍了康普顿效应,讲述了我国科学家吴有训与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合作研究康普顿效应,而吴有训与诺贝尔奖无缘的故事,让学生们领会到没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你的追求和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在演示电磁感应,交流发电机原理时,向学生讲述法拉递、特斯拉等科学家,克服困难,痴迷科学,献身事业的动人故事,让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受到德育的醺陶和感染,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求知欲望。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规律、概念、定律都是通观测、实验总结出来的,在做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必须以细致的观察和严格的科学实验作依据,不能凭空编造,要尽力让学生用实验测得的结果来归纳总结结论。
做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在做“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我事先让同学们用欧姆表测小灯泡电阻,然后再做实验,测灯泡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利用R=计算电阻,比较灯丝电阻是否为一定值,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灯丝电阻并不为一定值,而是随电压、电流增大而增大;接着让学生思考,这一结果是否与欧姆定律相矛盾;他们经过分析与讨论最终弄清了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开高而增大的关系,加深了对电阻定律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用辨证观点看待问题的意识。
四、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实验
由于物理实验有独自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磨炼,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措施。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了解实验仪器的性能,熟悉实验操作规程,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等,通过这些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培养了学生做事有理有序的良好习惯。实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精心操作,耐心细致地观察测量,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做到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学生遇到困难要耐心引导和启发,对操作不当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方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毅力,磨炼其意志。处理实验结果时,要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合作探究。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节约器材,爱护仪器,节约用水用电;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规范好仪器,关好电源窗户等。这样高标准、严要求,对以思维为指导,手脑并用,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学生经过不断的实践,会切身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更能体会到研究科学不仅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要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取得成功,找到真理。
五、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现象的观察,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方法。在实验课堂上,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例如,学生做了自感现象的探究实验后,我带领学生折开电磁炉,让他们知道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学习传感器知识后,我购买一些电子元件,组织学生制作简单的传感器。通过这种实践,学生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意识。
总之,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实验教学,实施德育培养,是实验教师的职责,只有这样,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卫锋.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增强德育渗透实效[J]. 天津教育, 2019(8):43-44.
【2】刘勇, 俞卫红, 张健,等. 新课程理念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 2017.
【3】王亚辉. 浅谈德育教育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J]. 学习方法报:教研版, 201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