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李光林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 李光林
[导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融现代教学观念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主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1与时俱进,融现代教学观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现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适应教育的要求和发展,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效、合理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例如;在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中,什么叫做不够减,什么叫退位,怎样退位,如何计算,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就能化难为易,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前先复习不退位减法26-5,学生很快说出26可以直接从个位6里去掉5得1,1与20合成21,然后把“5”改成“8”,引到新授的内容中:“现在要拿掉8根,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回答:“6-8不够减。”师问:“怎么办?”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演示、小组讨论,以便把实际的动手活动通过讨论转化为思维活动,通过交流,发现有的学生是拿出一捆小棒打开,退1做10与6合成16,这样个位有16根小棒就可以减8了;有的学生在打开的10根小棒里拿去8根,余2根,再把这2根与个位上房有的6根合并得
        8根。进而让学生观察十位的变化,直观地看到计算结果十位少1的过程,这样边动手探索边交流,让学生借助学具明确算理,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的计算方法就更深刻了。像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借助学具探究算理抽象算法的过程,在新教材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亟特转变过来,跟上时代的步伐。
         2实施有效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学生的参与意识很重要,他们有了参与意识,就会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这要求教师必须突出教学的过程,与学生有效互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为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活动的余地、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些“多一点”告诚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以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对于同一个问题也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以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在数学教学中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既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又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实效化、科学化,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常。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这个问题来导入新课,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但是他们却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而且积极寻找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不同形状的车轮,比较一下哪种最适合做车轮,然后自学课本,总结出理论依据,掌握圆的特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生活经验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做成了圆形,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这样的设计再次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既有兴趣学习,又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5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要以口头语言、称赞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简单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本人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结语: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教学观念,勇于实践,科学创新,提高业务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追求,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潘小明,新课程理念的探索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