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机融合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黄尚宋
[导读] 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效融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摘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效融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教师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的场所。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探究过程、丰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探究过程
        初中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性和逻辑性见长的学科,学好数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眼光,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重回师生视野,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初中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对于恰处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复杂性为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数学能力也在学生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这对于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是极其不利的。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现状来看,由于大量的使用信息技术来代替课堂教学,导致师生互动大幅度降低,同时,过于重视课件展示,学生的操作机会与能力也随之减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挥它的教学价值,认真研读教材,明确使用范围,让学生能够在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的因素,有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影响。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大的显性益处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以信息化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图案设计”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设计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图案,并在课堂上相互分享。之后,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组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分析图案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比如,一个汽车的标志,一个创意的扇子等。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我会选取经典案例,利用多媒体进行分切、定格等功能,分析它的设计意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动手操作,创新设计理念,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创意图案,以让学生发掘数学图案的美。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能力。
        二、优化探究过程
        课堂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探究过程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虽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使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一般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以视听结合、形象定格、重复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自主体验知识生成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探究勾股定理”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我会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问题进行导入,询问学生: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是3和4,那么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这个假设,展开交流,并通过相关数据进行验证,以此来揭示课题,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印象。之后,我会利用多媒体动画为学生深入剖析勾股定理,从勾股定理的由来到其验证过程,让学生既能够了解到相应的数学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进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进一步探究,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信息计算与初中数学学科有效融合的又一重要体现,对于中学生而言,教材内容虽为基础,但要想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则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支撑。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信息计算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并不断提升知识练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辅助教学。一方面,我会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初步认知;另一方面,我会以将信息技术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展示身边的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并让其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既是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学所做出的重要转变,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旺国.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32+134.
        [2]李红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