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元化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科目的教学当中,它可以弥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并能够加快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以此不断增添数学教学的魅力,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生活教学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早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总是采用“填鸭”的方式,一直不停地在课堂当中进行着重复、呆板的“演讲”,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享受到进行数学学习的乐趣,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价值完全不能发挥出来。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角落,以此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数学学习。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情境教学,提高学习情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可以改善数学教学课堂的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他们特征的教学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情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实施情境教学,以此可以对学生良好的心智模式进行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例如,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在讲述教材当中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教材当中的窗格图案,并让学生从图案中找出了边数相同的图形。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了自己找出的图形,并结合学生找出的图形为学生讲述了四边形的定义。接着,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篱笆、楼梯扶手等的图片,并让学生回答了以下问题:你们见过这些图形吗?以此结合学生的回答,为学生讲述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最后,我让学生利用三角板,拼出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进行了观察,以此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的理解。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实施情境教学,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具体,降低了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的难度。
二、互动教学,增添课堂活力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就比较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以此可以增添数学教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数学教学课堂能够“活”起来,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实施互动教学,以此可以促进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让师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例如,以“小数乘法和除法”为例,在讲述教材当中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向学生提问道: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东西,大家想不想去呢?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商店的图片,并为学生出了一道应用题:同学们,商店当中的西瓜为0.8元/千克,那么,老师买3千克的西瓜,需要花多少钱呢?然后,我引导学生对上述应用题进行了分析,并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列出了算式:0.8×3。接着,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了计算上述算式的方法,并对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肯定,以此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最后,我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算理,以此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了本节课知识的学习。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实施互动教学,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欲。
三、生活教学,缓解学业负担
当今社会,生活化课堂已经成为了数学教学的新目标,它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不再处于“苦学”的状态,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实施生活教学,以此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拉近数学教学与实际的距离。
例如,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例,在讲述教材当中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出示了以下生活场景:火车、电梯、国旗等等,并让学生结合上述场景,探索了以下问题:火车、电梯、国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呢?它们的运动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生活当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然后,我结合上述场景,为学生讲述了平移的定义。接着,我让学生结合实际,思考了以下问题:电风扇扇叶、螺旋桨以及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运动的呢?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呢?并结合有关生活场景,为学生讲述了旋转的有关知识。最后,我为学生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树叶、窗花等等,让学生结合有关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以此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了本节课知识的学习。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实施生活教学,提高了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效率,获得了数学教学的极大成功。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多元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并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有效地将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生活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桑圣林.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生(中旬刊),2018(9).
[2]王静. 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中,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