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关注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关于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详细的论述与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其解决学习疑难,指导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的思维,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整体互动性,从而提升课堂的整体质量。
一、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的分析
数学教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认真设计教学计划。数学成绩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累积性的学习过程,许多学生比较心急,这样不容易提升自己的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掌握好学习的方向,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教师主要教授,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没有被真正的启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的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过分关注,对于分数的要求更高,这样容易为学生带来压力,容易滞化学生的思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计更多综合性实践活动,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二、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现实与知识相联系,降低学习难度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设计有趣的数学课堂,可以努力将现实与知识相联系,在现实中找到能解释数学概念的例子,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现实与知识相联系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直观,大大缩短了事物与学生的距离,给予了学生更有效的思考空间,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优化整体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有效的融入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的机械化与单一化的不足。我们身边的例子与事物都蕴藏着数学的知识,因此,只有教师有意识的去指导学生发现与观察,学生就可以在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公式、数学概念及原理,这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课堂的创新性,不断发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讲解《面积》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现实与知识相联系的课堂。单位的概念结合现实学生会更好的了解,因此,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的地图的照片,并提问“我们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有学生回答——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我引出了对 “平方”这个概念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我向学生们讲解了中国地图,我又以几个省市为例介绍其国土面积的大小。
现实与知识相联系的小学数学课堂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课堂活力与实际应用性。
(二)开展合作化的课堂,培养逻辑思维
开展合作化的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合作中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合作化的数学课堂首先需要为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多项特质来构架高效性最强的课堂,学生的成绩、性格和特点都是可以设计教学分组的依据,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三至五人为一组,学生之间可以针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合作讨论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置问题时要选择有趣的,具有讨论意义的,提升自己整体逻辑思维的高效问题,鼓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心声,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生活与百分数》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创设合作化的课堂。小学生求知欲强,我基于此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老师有一位邻居张叔叔,他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以后上大学,银行给张叔叔提供了三种类型的理财方式:普通储蓄存款、购买国债、购买理财产品,张叔叔不知道怎样收益最大,大家能不能为他想一个最佳方案呢?小组谈论一下,一会儿我们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合理,收益最大?”我展示了一张国债与理财产品的收益表,并给出把十分钟活动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想法,我做出了点评,并公布了最佳方案。开展合作化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了课堂的质量。
(三)构建实践化的活动,增强综合能力
数学实践化的教学活动具有丰富性、层次性以及趣味性,学校不能被传统的应试教育所束缚,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去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实践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具有扩展性,可以更好的扩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模型教具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对于公式、概念、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学解决能力,增强素质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计优质的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现实与知识相联系,开展合作化的课堂以及构建实践化的活动等形式,构建高效的“以生为本”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珊.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
[2]杨珂.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