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当学生学到了数学思想之后,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并因此收获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想方设法地将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他们可以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还可以在学生复习巩固的过程中去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本文就是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所展开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思想;有效渗透;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有着繁多复杂的特点,这就导致思维简单的小学生学习起来颇为困难。再加上小学数学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够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学生脱离了教师之后也无法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数学知识。基于此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有着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产生和应用的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很有道理的。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需要摒弃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因为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有着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考,进而自主探究数学思想。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有着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进行《倍数和因数》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就需要结合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合数和质数的概念来为学生进行分类数学思想的渗透。在进行合数和质数概念的教学时,笔者就会向学生呈现出合数和质数,然后让学生将其分成两类。此时笔者就会通过问题向学生提供分类的思路,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如下所示:1、该分类和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有关,你们猜测是哪一数学知识呢?2、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话,当学生掌握合数和质数概念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也能够存在着分类思想。
二、在动手操作中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任务能否成功,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因为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让自己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能够顺利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探究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思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渗透效果。例如:在进行《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数学知识涉及到了类比数学思想和化归数学思想,笔者需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这两种数学思想。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由此感受到类比数学思想。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动手操作,看能够将圆形拼接成什么样的图形。动手操作带给学生的乐趣是无穷的,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因此集中起来,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化归数学思想的验证。因而笔者渗透数学思想的效果就是很显著的。
三、在复习巩固中渗透数学思想
不同的数学知识有可能蕴含着一样的数学思想,也有可能蕴含着不同的数学思想。因为小学生有限的记忆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思想的时候就很有可能记混淆。因而教师就需要在复习巩固数学知识的环节将数学思想融入进去。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竞争活动,进而让学生的复习效率更高。这样的话,学生不仅能够对数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对其进行运用。例如: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必须要接触并且深刻了解的一种数学思想,因而笔者必须要对其进行重点渗透。小学教材中涉及到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知识有很多,如折线统计图就能够形象地表示数量发展的趋势;质数和合数就可以用小正方形所拼接长方形的拼法来进行表示;还有分数的乘法可以用在图形上涂色的方式进行解决等。笔者在进行这些数学知识的巩固复习时就会组织问答竞赛,所设计题目的主题就是“数学思想”。笔者不光要学生说出数学思想,还要求他们能够对其进行更多的运用。笔者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对他们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进而让学生始终有着积极的复习和巩固态度。
总而言之,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其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所在,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重要桥梁。当小学数学教师将数学知识有效地渗透给学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己的教学效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研究能够渗透数学思想的有效策略,并且将研究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月英.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教学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3.
[2]张红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