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温得梅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良好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每位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良好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每位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课堂效率关系着教学质量,就数学这一学科而言,高效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将数学课堂打造成为更高效的教学环境。
        关键字:小学数学;思考能力;问题讨论;课后复习;高效学习
        无论哪一学科,教师都在倡导将课堂变得高效率高质量,可是高效课堂的实现并不只是说起来那么容易,开展高效课堂不仅要做到高效率的知识传授,还要能够培养学生在这一学科学习的各项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也是相对来说具有难度的一门学科,因此,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数学高校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幼稚、懵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少年时期,此时的学生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理,会自愿地去探索。这是所有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点,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数学基础内容,难度不高,但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夯实基础。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提出疑问来刺激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展开深度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他们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章节时,这一节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难度不大,但是做题时却很容易出错。通过观察学生们的作业情况,错题率最高的便是根据从三个面观察得到的形状,画出原本的正方体的摆放样子,同时数出共几个正方体。在课上,进行错题讲解时,我首先将这类错题总结到了一起,我以课本上的习题为例先进行了讲解,题目如下: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我首先让学生先按照从正面看来摆出符合正面看的样子,接着再根据不同的面微微调整就可以了。讲完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其他同类问题,在几分钟的思考过后,我在讲题时,思考明白的学生就会自然而然配合与我的互动。
        二、鼓励学生相互讨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自己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一节四十分钟的课他们会占用绝大部分时间,这种课堂方式对应的学生应在课上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学效率容易大打折扣。若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传统观念,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变为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展开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产生课堂的参与感。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行为中,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讨论的重难点,还能够构建良好的、舒服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的《百分数》这一节时,这节的知识相对来讲知识点较为复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百分数,我讲解题目之前都会先让学生进行讨论,题目如下: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为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题目中的条件给的十分详细,我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解答这两道题,以往的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先自主做题然后我直接公布答案,省去了课堂讨论的环节,虽然这样讲课的课程进度很快,但少不了有学生混水摸鱼,即使自己没有用脑子思考问题,也装作认真听课了一样滥竽充数。现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讨论之后与我的正确答案进行比对,错误的地方会指出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做好课后知识复习
        全面完整的学习应当包括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活力旺盛的阶段,脑筋转的快,即使贪玩导致课前忽略了预习,在课上认真听课也能跟上教师的脚步,可是很少有学生会做到课后进行一些复习。由于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身为教育事业工作者,我们应该起好督促作用,要求让学生学完之后展开复习,同时做好复习的备课方案,让学生体会到复习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主复习所学知识了。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与圆锥》这一节时,这一节知识涉及到了表面积之类的问题,比如课本上的一道例题: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约30cm,帽顶的直径20cm,制作这样的帽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材料?这道题考察了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等知识点,我向学生们讲道:“求面积这块儿都是咱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大家还记得吗?”一些学生可以回答出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而一部分学生显然已经忘记。我告诉他们“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圆的面积公式是S=2πr2,大家学过的东西怎么可以忘记呢?我们学过的知识要时常进行复习来以备不时之需,不断的复习才可以更加深自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总而言之,高效的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配合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以身作则,做好课前备课与课后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在学生的配合下,才能能够打造出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富娜.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7(19)
        [2]李静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