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方略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德荣
[导读]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摘要: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处于进一步发展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加强任务驱动,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并带领学生探索学习技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为学生日后在数学领域的学习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探究能力;培养
        数学知识的海洋宽广浩瀚,而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独立去获取,这便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很多教师总是为学生承揽大部分探究任务,这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大胆放手,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数学天地。
        1.课堂以问代讲,引导独立思考
        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但是很多小学生习惯了不劳而获,相比于主动探索,他们更愿意亦步亦趋地跟随老师的脚步,不假思索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问题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采取以问代讲的策略。争取通过合理设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究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亲力亲为的探索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一课时,我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个被均分成8份的蛋糕,然后提问道:“小孟和两位朋友一起吃蛋糕,他们每人吃了1/8个,三人一共吃了多少?”这时学生列出算式:1/8+1/8+1/8=3/8。于是我提问道:“同学们能不能用乘法来计算这道题目?”学生经过一番探讨,列出算式1/8×3=3/8。接着我继续提问:“请仔细观察这个乘法算式的第一个乘数,它乘以3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从这种变化中发现分数乘法运算的法则吗?”在问题的提示下,学生发现乘数1/8在乘上3后,分母未变,分子变成原来的三倍,最终顺利推理出分数乘整除的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进步。
        2.指导学习方法,提高探究效率
        决定学生探究能力的,不仅仅是学生具备多少数学基础知识,还包括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高年级小学生已经积攒了一些数学学习经验,知识系统也比较完善。只要教师加以引导,他们就能将之前学过的和当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从中发现数学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符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学习技巧。

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数学水平带领学生探索科学新颖的学习方法。争取丰富学生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课堂探究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便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首先我提出“如何求圆柱体积”这一问题,在学生陷入困境时,我提醒道:“圆柱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圆柱转化成其他我们熟悉的几何体?”这时学生很快想到之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却产生疑问:“如何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于是我让学生回顾探究圆面积公式的过程,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想到将圆柱通过割补拼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而后我鼓励学生加以实践,并在学生得到圆柱的体积公式后为学生说明化归思想的内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技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布置生活课题,加强数学实践
        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就能从生活的很多场景中发现数学知识,也能从一些数学知识中捕捉到生活的影子。而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特点,所以其内容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这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生活因数学而更加便捷和精彩。故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生活课题,让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究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如下生活化课题:请调查本班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或图书类别,根据数据生成扇形统计图,并对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我提议学生自由结组,共同完成这一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各组学生先是选择研究方向,然后通过采访和发布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之后整理数据,计算百分比,绘制扇形统计图。而在课堂展示环节,我请每组派出代表介绍本组的探究成果,并鼓励其他小组的成员向其提问,对其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在协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学习技能,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把主要的探究任务移交给学生,并适当点拨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王浩.小学数学高效学习方法初探[J].甘肃教育,2017(11):101.
        [2]陈长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20):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