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敏 王利云 苏萌
[导读] 小学是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今后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摘要:小学是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今后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加强和家长的沟通等方面出发,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主任修养;学生自信心;和家长沟通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而就能有效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提升班主任的修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成人是班主任,学习和模仿最多的也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就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修养,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小学班主任应该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首先,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能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照顾全体学生。其次,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在日常的工作中,要能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真诚的言语对待学生,不能轻易大声的斥责和训斥学生,更不能贬低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这样,班主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能逐渐的影响学生,使他们明白哪些是健康、好的,进而使他们向自己看齐,就能逐渐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再次,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不应该仅仅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而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小学生的自尊心往往很强,他们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渴望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爱护。因此,班主任在平时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处理问题时尽量取得全体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顺利的展开。
        二、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加之生活阅历不足,所以他们的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和敏感。因此,小学班主任就可以采取激励的措施,在了解学生基本生理和心理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和行动多鼓励和信任学生,从而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

如果遇到学生违反班规班纪,班主任应先了解学生这样做的原因,是真的不遵守纪律还是有其他的不得已的苦衷和原因,是否是因为他们生理上的原因,如存在多动症还是生病了肚子痛等等。如果学生确实是无意犯错误的,这时班主任就应该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并说相信他们不是故意的,且相信他们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等等,使爱和信任包围在学生的身边,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如此他们才能产生自我认同和肯定。其次,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采取激励措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德育主题班会、德育教学活动中。当然,激励措施的实施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唤起他们的自信;对于不合群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则可以发挥班干部作用建立互助小组,促进他们行为习惯的有效改善。
        三、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推进德育工作展开
        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最多的时间便是在自己家中。因而,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就应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举办家长会、组织亲子活动和家访等方式,使家长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家校的 良好合作中完成德育教育。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健康成长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不能仅仅在学生犯错误找家长告状,而应该定时的和家长讨论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要求他们平时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其次,班主任应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改善其对子女的看法和教育方法。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等软件建立家长群,在群中推送一些德育教学的案例,分析德育失败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学生家长正确认知孩子的身心发展问题。再次,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发现学生家长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学习。这时,家访的作用就突出起来,班主任只有通过实地的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面对面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德育教育的策略。最后,班主任还应该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和家长真诚的合作育人,从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总之,德育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内容,只有做好德育工作,学生才能在未来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当。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德育的作用,并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了解健康的德育内容,从而就能有效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明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导刊,2017(12).
        【2】王运抗.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