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益的实践,研究英语微课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教育的情况,分析了智育、德育互相渗透的重要性,对如何在英语微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几点做法。
【关键词】:微课 智育 德育 中职英语教学
在英语微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往往忽略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弱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中职学生美国当代德育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中职英语微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
中职英语教学中,微课注意坚持深入浅出、强化针对和适度创新的设计原则,在制作时遵循一定的流程,做好筹备、制作和使用各阶段工作,英语课堂的精髓凝练在微课中,才能依据微课教学辅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不断提高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英语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渠道的作用,挖掘英语教学包含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学工作永远具有教育性,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英语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已成为中职等各类学校的主要课程,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有特殊身份和作用,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德育任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英语微课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方法
目前,校园生活中也会有各种社会现象的折射,他们常常会碰到一些烦心的事情。当学生愿意跟你探讨这些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要让他们避开烦恼,消极处世。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分析事物,积极地处理矛盾,并帮助学生激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一)挖掘教育素材,内化德育
如今的中职生独生子女较多,人际交往面狭窄,特别是因为学业成绩的原因,自卑心理较强,疏离倾向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更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的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而且德育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发掘其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如学说:“Excuse me.” “I’m sorry.”“Thanks a lot. ” “May I do…? ”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I have…?”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了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了自身的语言修养以及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二)加强课堂教学,活化德育
职校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习惯于用普通教育的思维来完成教学,不能从学生的基础与需要出发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必须掌握以下方法:
(1)情境法
英语微课教学中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是孤立地灌输干巴巴的理论和抽象的大道理,缺乏感性材料和真实案例,学生会非索然无味,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情趣激励法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老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的使学生处于种种类似的活动情景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这种方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各种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活动中,唤起学生的想象,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英语微课课堂中小组学生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的方法,对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采用课堂讨论法,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将讨论法引入英语微课课堂,使课堂讨论成为学生明辨是非,接受思想教育的好机会。
(3)引申法
引申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知识,引申领悟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中职英语教程中的每个单元都有阅读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具有时代感,内容贴近生活,既有趣味性,知识性,又有思想性,实用性。英语老师若能做个有心人,在讲解中慢慢渗透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体会,完全可以起到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双收效果。在讲解分析课文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微课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4)言传身教法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帮助。素质教育不光面向全体学生,也面向全体科目。老师要在微课英语课堂上做到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心理学研究揭示,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表现在品德思维上具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品德主要不是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学校是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能够起道德表率作用,教师的行为即身教,从某种意义上说,身教是胜于言教的,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身教比言教来得具体、生动、形象,甚至身教是对言教最生动最逼真最权威的解释,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思想教育。
几届高三学生带下来,我发现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亟待养成。我们是教师,更是人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言传身教,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具体的语言教学之中。通过具体形象、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以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祝愿天下所有的教师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重视与学生谈话的技巧和艺术性,才能和学生谈话愉快、成功,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勤于思考,与时俱进,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参考文献】:
1.肖云:以德育为抓手,全面构建和谐英语课堂.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2
卷
2.刘艳林,李群英,李芳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20卷第5期
3.王剑超:新时期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8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