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布置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周朝鸿
[导读] 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布置,从设计趣味性作业,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布置,从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分层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开展实践性作业,体现应用价值;学业数据分析,进行个性化补偿;利用智慧平台,布置个性化作业五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作业
        作业是中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有着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进一步学习的作用。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业过多、学生负担重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总体难度较高,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使得传统教学模式下题海战术的作业形式不再适合。故在现代,教师更需要改变作业布置的方法,优化作业布置的内容,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作业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自古以来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而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相比之下更加需要学生对所学习内容拥有一定的兴趣。传统的作业布置以练习题为主,题量大而重复性高,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兴趣,还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的。故在现代初中数学的作业布置中,教师需要结合游戏、活动等形式,布置更加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作业的完成效率。
        例如在“数轴”这一知识点,教师就可以以“芝诺悖论”中的“龟兔赛跑”为具体的题目情境。而此题目中除了询问兔子、乌龟每个时空所处的位置,兔子何时追上乌龟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悖论本身:即按芝诺的理论所说,兔子应当永远也无法追上乌龟,而在现实中,兔子却在某一个节点超越了乌龟,请问为什么?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出题,每个人既是命题人,也是解题者,以互动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通过多样化的趣味作业,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二、开展分层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受教育经历、天资、兴趣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而传统大班制布置的统一作业也并非适合每个学生,这也就导致其很容易出现有人“吃不饱”,而有人“吃不下”的现象。在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背景下,个性化教学成为一种切实的需要。分层教学是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分成数个层次,予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而落实在作业领域,教师即需要布置分层作业,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
        例如教师可以大致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为三个层次,而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也可以将题目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提升、和拓展。如在“有理数”这一节,基础题则以之前学生掌握的知识为主,辅以简单的乘方计算,提升题不仅要更多的融入乘方计算,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文字情境,让学生自行列出算式,而拓展题则需要结合多种运算规律计算。这样,通过分层作业的开展,教师满足了更多学生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学生总体完成作业的效率。
        三、开展实践性作业,体现应用价值。
        “实践是知识学习的目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长期受“成绩决定论”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只重视卷面的成绩,在作业的练习中也多只是以书面作业为主。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的认识都停留在书面,而未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在新课改逐步实施的当下,知识的实践属性越发得到重视。这也就需要教师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只布置书面练习题的形式,更多地与生活结合,布置实践性作业,以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点,在具体知识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即可以向学生布置实践任务:一、调查身边的商店、工厂等地,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获得其日常需要计算的数据和其常采用的计算方法。二、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其运算的数据哪些用方程解决较为方便,实际上又是用何种方法解决,为什么?三、根据调查和思考完成调查报告。这样,通过实践性作业的开展,教师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场景,有效提高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四、学业数据分析,进行个性化补偿。
        教师的教学与作业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而有效作业的布置,也离不开相应课堂教学的支持。现代教学倡导以学定教,而作业正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业的批改和数据的收集都由教师进行,工作量大,难以进行深入地分析。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学业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以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补偿。
        例如“轴对称”这一章,在所有知识教学完毕后,教师就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向学生发送涵盖本节知识的练习题。而在学生练习完毕并上传后,教师即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数据进行下一步课程讲解的安排。如学生在“最短路径”这一知识点上错误率较高,在下节课的班级集体补充性学习中,教师即可以以“最短路径”这一知识为主,而其他知识交由学生自学。这样,通过学业数据的充分利用,教师有效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对于提升作业布置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五、利用智慧平台,布置个性化作业。
        受学习状态,知识基础的影响,每个人都有所擅长、有所不擅长,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也是如此。故每个学生都适合不同的作业,个性化的复习是相当必要的一个步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采用错题本这一形式完成这一步骤,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工整量,且由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其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加方便教学和练习的移动终端和智慧平台。其中智慧平台有着记录错题的功能,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工作量。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推广智慧平台,以布置个性化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智学网”这一软件,利用这一软件,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错误知识点的分布,还能自行构建错题本。当然,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错题再练习的作业。如在“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模块学习完成后,教师即可以让学生就本章错题进行练习。这样,利用智慧平台,教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了针对性复习,这对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知识,进行有效补弱有着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初中数学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则需要以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以分层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以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学业数据分析指导个性化补偿教学;并利用智慧平台布置个性化作业。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构建适合新课改的作业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其数学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蔡萍萍.新课改视角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06):55-56.
        [2]宋颖.初中数学作业评价体系的改革尝试——从学生“数学作业抄袭”现象谈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95.
        [3]吴飞娟.关于“初中数学合作、互动式作业批改”新模式的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21):26-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