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开始使用部编教材,加上参加了几次教材使用的培训,结合我听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谈谈我对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一、部编新教材的编写的背景;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对统编历史新教材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敌后战场;编写背景;教学建议
从2016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开始统一使用由部编教材。在这一轮课改中,主要是中小学道德与法制、语文和初中历史五门学科。我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开始使用部编教材,加上参加了几次教材使用的培训,结合我听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谈谈我对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部编新教材的编写的背景
1、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形成,中国展现给世界的形象是一个合作、和平、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强国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立德树人既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必须抓好课程与教材的建设。
4、义务教育教材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成长。本次部编教材整体上应该是降低学习难度,一是减少了一些学习内容;二是降低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三是增加了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的过往进行叙述和阐释的学科。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在对基本史事进行叙述的过程中,阐发对历史的认识,这种历史认识既要依从现在史学界已经形成的共识,更要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种主流意识形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从而形成的正确的三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进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正确的历史观。
2、要充分发掘教材
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教材、发现教材前后内在联系,理清历史线索:同样我们以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为例。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三个教学子目,分别是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百团大战。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是否有内在的联系呢?他们不仅有内在的联系,还有前后之间的联系。
首先,前后联系。
第20课是学习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正面战场都是国民党,共产党只有敌后战场,答案肯定不是,正面战场是国民党为主,共产党为辅。其次,子目的内在联系。三个子目是怎么的一个关系,我认为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抗战初期在正面积极参加对日作战并取得显著成绩;然后为牵制日军对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进攻;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几乎牵制了全部的伪军和大量的日军,对敌人的后方构成严重的威胁。
3、要在课标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
部编新教材改变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教材版式设计,根据版面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需要,适时调整配图的大小、位置,使得教材面貌一新,增加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在我听敌后战场的抗战这一课时,老师想对学生进行抗战精神的情感教育,他采用了在课堂练习后突然让学生站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宣誓,给我的感觉是为了宣誓而宣誓,学生可能从这个活动中体会到的抗战精神是有限,这个环节在这个地方出现即不自然,收效微乎其微,贴标签的痕迹非常明显。我觉得如果在前面的教学过程环节中、或最后出示一个材料题,通过一个材料介绍一下抗战中中国八路军、新四军在险恶的环节中,如何凭借自己智慧即消灭敌人了,又壮大自己,让学生谈谈认识作为铺垫,再进行宣誓可能效果会事半功倍,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教材。
三、对统编历史新教材教学建议
1、仔细研读课标,对比统编教材与老教材的不同。本次统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增减内容比较多,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不能将旧教材内容大量穿插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一方面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落实新课标。
2、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历史信息的分析运用能力和识图能力的培养,平时加强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培训学生用历史语言回答历史问题的习惯,尽量杜绝答题用口语或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3、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帮助学生理清时间线索。历史有其内在联系,然而由于教材所限,使原有的联系不是很明显,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历史,学习上显得有些可能,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找寻规律。
4、历史就是讲故事,这是一位江苏历史教研员说的,我很认同,关键看历史故事谁来讲,怎样讲效果才好,学生即有学习兴趣,还能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我们一直在探索,唯有以学生为本方是良策。
统编历史教科书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充分体现育人文本的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得到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式,培训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丽超.对部编版历史教材的分析与思考[J].速读旬刊,2017(9).
【2】蒋家全.关于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学研究[J].中华辞赋,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