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是我国一门非常有特色的学科,在弘扬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增强青年学生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新课程标准以纲领性文件首次确定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其内容涉及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四个方面,其中政治认同是学科核心素养里的核心。
关键词:四个自信;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对某种政治现象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人们对政治认同现象进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比如卡尔.马克思曾提出过"阶级意识"的概念,后来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S.弗洛伊德初步建立了认同理论,这开创了人类对认同现象加以理论分析的先河。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前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
政治认同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的政治方向问题。青年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其政治认同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同程度的冲击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对青少年的渗透,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为激烈;一些青年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抗挫折能力低下,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理想信念淡泊,对政治认同理解浅显,难以实现理论的升华。
二、培养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实施策略
第一、加强学习,树立理论自信。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时代的明灯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实现民族自立、自强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新目标、新使命,揭示了我国社会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全面地回答了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治理、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军事外交等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了高中思想政治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板块,将有力地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他们的理论自信,自觉成长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第二、铭记历史,坚定道路自信。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我们伟大祖国经济、政治、文化长期领先世界,但是,在近代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列强用大炮轰开我们的国门,肆意掠夺我国资源,奴役我国人民。中华民族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够顺利达到彼岸?维新运动、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却又相继失败,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人民终于翻身站起来了,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等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拔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二十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江泽民主席带领中国人民顶住压力,坚决捍卫了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大进步。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奏响了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乐章。建国7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广大青年学生要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加强磨练,增强本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三、把握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制度的自觉和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会主义的根本保障。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没有一种现成的国家制度能解决所有国家的社会问题。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非洲猪瘟还未走远,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全球100多个国家受到严重影响,经济社会首次按下了暂停键。疫情爆发后,党中央习主席亲自指挥,科学果断决策,全国统一调度。各地组建医疗队,42600余医护人员、340支医疗队挺进疫区,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平地而起,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抵灾区,十多亿国民响应号召自觉居家隔离……一手抓疫情,严防死守,一手抓经济,复工复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高度评价了中国抗疫的高效率,中国的抗疫经验被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大灾大难面前,越能显现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一个国家的治国理政水平高低,一种社会制度的成熟与否。全国人民和青年学生接受了灾难的洗礼,深刻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强大应急能力,中华民族的高度凝聚力、向心力,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四、立足民族特色,坚定文化自信。两河流域的城邦文明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古埃及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数学和几何;阿拉伯数字和世界上最早的三角函数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古代中国四大发明至今影响深远。但是历史的演进却不遂人愿,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已成过眼云烟,唯有华夏文明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沉积了华夏儿女几千年来最深沉的精神家园,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途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精神内核,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信仰和精神追求,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为追求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奉献青春与热血。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现为红旗渠精神、特区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给中国社会注入了生机、活力,使中华文化更加灿烂辉煌。习主席说,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中青年学生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中华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徐特立老先生说,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我们站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如此自信过。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广大高中教师要自觉主动担当,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真正认可和赞同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文化,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2]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
[3]周琪,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及其启示[J].世界政治与经济,2010(4).
[4]毕生贵,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做有政治信仰的公民,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0
注:该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及其培养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9CJC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