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以及音乐自媒体的兴起,流行音乐越来越受到高中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高中生尚处于成长阶段,教师怎样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流行音乐理念?本文将通过针对高中流行音乐教学给出了适当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教学建议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一脉相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兴趣,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服务。[[1]张莹莹.G633.951.3,音乐课-课程标准-高中Ⅳ-2018,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阶段高中生对流行音乐越来越喜爱,基于兴趣教学的原则,教师怎样将流行音乐教学融入到高中音乐课堂,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开展相应教育教学工作:
一、精选流行歌曲
流行音乐有非常广的涵盖面,其中很多具有亚文化本质,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的时候要注意:
1.设置歌曲门槛
社会音乐学角度来看当下流行音乐,是具有商业性质的。[王春艳.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83+85.]教师在选择课堂上使用的流行音乐歌曲时,一定要先提高自身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广泛聆听、欣赏流行音乐,挑选出经典、品质高、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取其精华,为教学所用。[彭静瑶.流行音乐在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实践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5.]比如朴树的《生如夏花》这一歌曲,歌曲发行于2003年,歌曲名字源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从词曲到编曲演唱均有朴树一人一气呵成,歌词如同题目一样富有诗意,“惊鸿”“刹那”“绚烂”等几个字眼直接明显地表达出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2.注重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流行音乐就像《诗经》一样,也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社会。[巩冠凯,陈超.流行音乐在中学课堂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9(15):92-93.]这也是流行音乐区别于古典音乐的特点之一,它能够即时反映当下社会情况,比如历届奥运会所创造的主题曲,武汉疫情发生后民间自发创造的各种励志歌曲等等。
音乐大师纽梅因曾说“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种广阔的心胸;是要拓展音乐技艺和行业;是要鼓励人类更具有人文性。”流行歌曲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段帆.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后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02):152-153.]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对歌曲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当代流行歌曲的感受力。
二、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1.学生学习流行音乐的意愿、状态、方法和效率。2.学生体验、感知流行音乐的能力和审美情越。3.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表现水平及合作协调能力。4.学生利用音乐材料进行创意表达能力及评鉴水平。
1.学生学习音乐的意愿、状态、方法和效率评价
主要采用日常学习表现评价模式进行。
日常学习表现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评价,重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表现。采用自评、师评和同学互评的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内容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吕莹.初中音乐教材中当代流行歌曲教学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9.]师评是教师通过观察、对话、提问、查阅教学记录等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状态及发展变化加以评价。同学互评,可采用小组(如班级学习组、班级或跨班级表演组合、合唱或合奏中的分声部等)讨论交流等形式,在团结向上、共同进步的氛围中进行评价。
2.学生体验、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审美情趣评价
主要采用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模式进行。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尤静波,浅论流行音乐的审美[J],中国音乐教育,2006(05):28-30.]采用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课程模块学习结果的评价。此项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主要参照音乐鉴赏模块的内容要求及学业质量水平确定。具体操作时,根据本课程教学实际,采用观察、提问、记录和聆听并辅以笔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3.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表现水平及合作协调能力评价
主要采用日常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此项评价突出学生日常课堂展示以及课下活动参与度。通过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音乐表演实践活动,进行可感、可知、可比、可学的音乐课程评价。[殷雯.浅谈流行歌曲进课堂的趋势和意义[J].民族音乐,2017(02):123-124.]如班级联欢,合唱比赛、舞蹈节、新年新诗会等,都是进行音乐课程评价生动、直观的载体形式。这类在表演和实践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开放性,营造团结和谐、共同进步的评价氛围。这类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在演唱、演奏、舞蹈表演等方面学习收获与进步的艺术实践过程。学生平时参与学校艺术节、学校组织的校内外艺术展演或赛事以及其他实践性过程表现和取得的成绩都可作为依据纳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
4.学生利用音乐材料进行创意表达及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评鉴水平评价
主要采用模块学业质量评价模式进行。
此项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能力表现水平,具体操作时采用了观察、提问、记录和笔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此外,还采用了习作交流、新作演唱、音乐热点争鸣等实践活动形式进行。[程智.试论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7(11):184.]引导学生通过班级公众号的形式自主搭建交流平台,将师生平时搜集的与音乐教学活动有关的演出照片、录音录像、创作成果、听乐随感等学习收获加以展示。
三、积极拓展课外活动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外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完成音乐实践任务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落实课标要求进而提升音乐课堂质量。[赵小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流行音乐观[Z].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2019.]理论方面,教师可以开设流行音乐讲座,通过校园公众号固定每周一节音乐赏析线上讲堂,每节课前让学生任选方式讲解自己最喜欢的一位流行歌手等。活动方面,每学年上学期组织班级合唱比赛,下学期组织校园艺术节和校园歌手大赛,针对高一高二的学生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合唱、乐队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报名,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并指导,在每学年结束时进行社团汇演。丰富的课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音乐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 Morrison, Sarah. Music Makers: Popular Culture in Music Education-Popular Music in the Classroom: Where to Begin?[J].Canadian music educator,2007(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