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提升探析美术教学多元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何根龙
[导读] 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美术素养与审美观念的启蒙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美术素养与审美观念的启蒙,在实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的教育背景中,教师若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形式单一的授课还会使得课堂氛围犹如一潭死水,限制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同时让他们对美术课堂失去参与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明确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积极意义,要能够基于教学实践从不同的教学方面切入探析如何实现美术课堂的高效构建。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多元化  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整个美术教学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做到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准确把握美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与学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教师可以从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学习,落实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等三个角度切入对教学做出自己的探讨分析,在丰富的教学实施中促使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头饰和帽子》这一内容时,在课前笔者就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头饰和帽子由来和转变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视频情境,使学生在欣赏中回忆平时自己的帽子、发卡、发带等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并由此出示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头饰和帽子的特点,并让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且富有个性的头饰和帽子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在视频中感受到头饰和帽子的魅力,在想象明确自己要设计的头饰和帽子样子,再将想象转成实际,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课堂中来,为整个美术课增添丰富的色彩。
        二、开展合作学习,落实主体地位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只一味注重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发现与探索、情感与体验的过程,这便极易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厌恶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果。鉴于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内容之外,还应提高实践教学占整体教学的比重,借助合作学习的开展来打造灵动课堂,进而在最大限度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在教学《化平凡为神奇》这课时,我先是与学生一同欣赏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作品,并同时问道:“这些画家都运用了哪些废旧材料?你最喜欢哪幅画的创意?为什么?”待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又继续与学生欣赏了利用卫生纸筒、旧塑料瓶以及贝壳等制作的创意作品,并结合作品分析了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了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接下来,我出示了几种大小不同的废弃物,让学生进行联想并画出草图,与同伴交流构思,继而巧妙利用课前收集的废旧材料,化平凡为神奇,设计创作出新的形象。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化平凡为神奇”的设计意识,初步掌握了美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辅,这便在极大程度忽视了发现与探索、情感与体验的过程,进而极易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厌恶情绪,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鉴于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占整体教学的比重,在有效改善教与学关系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标签与品牌》这课时,我先是拿出一瓶纯净水,并说道:“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饮用的一种纯净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这种纯净水的包装设计及瓶身设计有什么特点。”待学生自由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继续说道:“好的包装如一个标签,可以快速地起到宣传产品、树立品牌的作用。”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展示了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生美观的包装,并让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了包装需要考虑哪些要素,探讨了其包装造型、色彩、图案特点和审美特色。待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后,我演示了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了其设计结构,继而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设计示意图,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一谈自己的设计思路,以此发掘他们的个性潜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无论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如何变换,都应注重实效,都应以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与个性发展为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中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使美术课堂得以高效构建。
        参考文献:
        [1]桑爽.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小学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6(04):158.
        [2]张晓宫.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5):7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