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与高中美术融合的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郝熠
[导读] 高中教师认为美术是生活的艺术化处理。高中美术教师将生活与美术进行融合
        摘要:高中教师认为美术是生活的艺术化处理。高中美术教师将生活与美术进行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美术的视角观察生活,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真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本文注重从现阶段美术教学的问题入手,探究美术与生活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美术;融合策略
        众所周知,高中美术是一门副科,并不受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美术教学认知相对浅显。他们认为美术虽然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但与学生的生活以及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针对这种状况,高中美术教师应辅助家长和学生纠正原有的错误观念,真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美术学习技巧,让学生运用美术的视角,欣赏生活中不易重视的美,真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概况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性
        在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美术只是一门放松性的课程,并未有助于学生生高考成绩。因而,学生和家长往往并不注重美术学习。加之,部分学校过于看中升学率。这也导致在校教师对美术教学的忽视。
        (二)缺乏科学的教学法
        在部分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未将美术作为一节重要的课程讲授,因而并未十分重视美术教学的效果。为此,他们并不注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常常运用标准化、流程式的方式,讲解美术知识;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导致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被严重消磨。
        (三)与学生生活有断层
        与初中生明显不同的是,高中生往往更为注重在主科上面的学习,并不注重美术方面的学习。他们主观认为只有在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构建美术与生活的连接,也不注重从生活的角度,引入美术作品,使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审美标准,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产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感。
        (四)缺乏科学评价体系
        通过调查以及实际的教学,我们发现,有些学校未注重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也缺乏完备的评价体系。这极易造成部分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被严重削弱。为此,高中美术教师应真正地构建与学生实际美术学习水平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真正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具有主观能动性,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对美的判断能力。


        二、高中美术与学生生活融合的策略浅析
        (一)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引起高中美术重视
        高中美术教师应纠正原有的错误观念,真正地深入研究美术,研究美术教学,真正地构建美术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美术教师可以联合学校,定期开展美术展览,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美术,欣赏美术,从而更为重视美术的学习。
        (二)构建以生为本生活化美术教学
        高中生已具备基本思维判断能力,也能够通过作品,浅显地感知美术作品的美。为此,高中美术教师可以真正的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引入学生常见的生活艺术品,让学生进行赏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看法,适时地引入高中美术的相关知识,从而无形中构建美术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真正让学生享受到美术的魅力,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动性,真正促进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生活性高中美术实践形式
        实践教学活动的优势在于让学生真正地调动各种感官欣赏美术,理解美术,评价美术。与此同时,通过相关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之间可以针对美术的相关问题,开展探讨,真正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中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促进美术审美力的增强。为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美术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术,感受美术。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风,真正地观察生活中,自然中的美,真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构建多元化的高中美术评价体系
        评价注重一分为二地看待个人的美术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发现美术学习的优势,洞悉美术教学的缺点,从而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促进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为此,教师应注重构建科学的美术评价体系。本文中的美术评价体系注重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个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发现个人的学习漏洞。第二部分,学生之间互动评价。教师可以开展同学互动评价,真正让学生跳出个人的思维定式,让他们更为全面地看待个人的美术学习。第三部分,师生评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并结合整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分为二的美术教学评价,真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美术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在生活与美术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立场,从美术的角度出发,真正地构建最为接近学生认知区域的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欣赏美术的独有之美,促进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迮卉卉.浅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7(08)
        [2]武思梦.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