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得到提升。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关键字:初中英语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学习国际化语言变得至关重要。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我国对英语教育十分重视,所以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英语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 不过,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国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主要采取灌输式和题海式战术,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学生只会考试而缺乏实践能力。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核心词汇,当前的英语教学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探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为:加强口语训练、阅读训练思维、渗透文化意识、组织自主学习。
一、加强口语训练
语言最大的作用在于日常的交流和沟通,可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却没有受到教师在实践方面的重视,导致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发音不标准或不能流利的说完整的句子而不敢勇敢地用英语进行表达。倘若学生只会在卷面上考高分,而不能将英语应用在生活当中,那么英语教学的价值何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对话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比如:在执教《Do you like bananas?》这节课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听到有学生说:“I like watermelon because eating watermelon in summer makes people feel very cool.I don’t like apricots,because apricots are sour.”然后,另一个学生向其提问:“Do you like orange?”这个学生回答:“Yes,I do .Because the orange juice is very sweet.”可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自觉地练习本节课的重点句型,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阅读训练思维
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判断性、创新性、灵活性、分析能力等方面,思维训练实际上可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在阅读教学中效果最为明显。学生阅读文本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分析文本内容,从中找到问题相关的部分,通过头脑的分析,判断问题的选项,得出最佳答案,既是向学生传授解决阅读题的技巧,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英语试卷中阅读题占据着很大的分数比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十分重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会先给学生15-20分钟的时间,使学生阅读和做题,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再安排学生阐述解题思路,当学生阐述的解题思路正确且完整时,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当学生阐述的解题思路有误或是不完整时,教师可安排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使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如果所有学生都无法解决时,教师再重点详细讲述,这样也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从而增教学效果和效率。
三、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在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文化品格是人或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和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初中时期,虽然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但是也要有广泛地见识和包容的眼光,当看到与我国文化理念不同的事物或行为时,要懂得尊重,也要学会明辨是非,以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促进我国文化的输出和发展。
英语是一门外语,外语学习势必会涉及一些外国文化。目前,很多学生都会以进口来炫耀东西的品质,还有学生认为外国的音乐剧很高级,中国的戏曲比较土等等,这种价值观就是错误的。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外国文化,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用多元化的视角看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比如:在英语课上为学生播放英文电影,学生可以发现,西方人对于别人的夸赞会大方的接受并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和谦虚,会说哪里,过奖了。再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如你到西方朋友家里做客,应该如何称呼、问候、表示感谢、进行交流呢?”然后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中西方交际文化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敏感度。
四、组织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格的有机结合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时,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时教师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调节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便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灌输为主,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体验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
比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节课时,笔者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学会邀请别人以及回答方式,培养学生礼貌用语的习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其次,笔者带领学生认读本节课的单词,教会学生单词的音标和应用。然后,学生合作学习阅读部分,当遇到不懂的单词时,要试着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当遇到难句时标注出来,向教师请教。这个过程,学生要懂得整篇阅读的意思,了解阅读的主题思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提前设计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句型。在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总结经验取得进步。这样做,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和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学生全力的配合教师,一定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朝晖.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7(11):101-102.
[2]黄璇.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114.
[3]刘玲.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7,17(1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