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大班额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难度、单一学生的教育关注度降低、教学安全风险增加等。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提出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发挥学生骨干、借用器材教具等对策层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大班额;授课策略
当下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配置失衡,导致了基础教育阶段出现“大班额”教学。以室外实践为主的体育课堂中“大班额”也日益凸显,组织“大班额”教学中存诸多的弊端,给一线体育教师带来难言与苦恼。为了使体育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制定体育教学中“大班额”授课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大班额授课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班额的出现客观上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
1.班级规模大,难以兼顾所有学生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很特殊,大部分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在室外,具有很大开放性,因此教学组织很难。另外,体育课堂授课直观性很强,教师的教法是以讲解示范为主,学生是以模仿学习和练习为主。例如,足球体育教学中如果是大班额的情况下,站在后几排和左右距离教师远的学生根本不容易看清教师的示范,也不容易听清教师的口令。虽然现在录音机、扩音器等教具的应用很普及,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受益。但是大班额授课却使得新的教学理念,在大班额教学的制约下难以成为现实。
2.课堂管理乏力,常常顾此失彼
受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是否能够对每一位学生有较高的教育关注度,将直接影响到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进步性。但是,在大班额授课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这就使得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甚至会出现连续几节课都有学生未与教师交流的情况。由此,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而对体育课堂产生“无所谓”感;另一方面也导致教师无法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需求,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共同成长关系。
3.安全因素高,教学效果差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尤其是在体育课堂上这种活泼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是,这种活泼好动也必然带来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安全风险的增加。在小班教学中由于人数较少,因此,教师能够对不同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从而降低体育课堂安全风险发展的概率。但是,在大班额授课中由于人数众多,这就使得体育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例如,在足球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只能有效关注到某一部分学生的踢球活动,这就使得另外一部分学生的踢球活动得不到的教师的持续关注而使得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增加。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大班额授课策略改进建议
在我国当前的人口分布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模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大班额授课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为此,任课教师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以适应大班额授课的要求。
举措一.制定常规 提高集体执行力
规范的课堂,不仅能够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是高效“四十分钟”的保障。大班额人数重要,在队伍集合、调动、转场时必然会花费不少的时间。若是一班级人人都是拖拖拉拉,慢条斯理在教师嘶吼的督促下进行活动,想必教学效果一定不理想。所以在大班额授课中体育教师必须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体育教师必须制定完善的课堂规范,通过这些规范来约束与引导小学生的行为,从而形成基于课堂规范的保障机制,以提高学生集体活动能力。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向学生明确规定不能做哪些事情、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当如何合作、当发生问题或者是可能出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向老师汇报等。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当制定一些奖励与处罚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各项体育课堂规范的遵守,由此来确保大班额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序性。
举措二.发挥骨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体育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注重启发式教学。大班额下合理化分组变大班为小班,实施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化学习,既能提高体育课堂的组织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教师在采用分组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同质分组、组内异质”的分组策略,充分调动组学生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大班额的教学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示范讲解和统一指导之外,必须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每个学习小组内安排学习骨干,以优带弱,体育练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指导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和交往的机会。例如:在《仰卧推起成桥》教学中,在学生尝试练习之后,班级内有过舞蹈基础的同学可以轻松且标准成“桥”了;这时,可以让已经会做的同学,作为教师的助手,来帮助那些教学过程中掌握技术慢的同学,这样做即能够帮助技术学习的同学,也发挥学生骨干示范作用能动性。
举措三.利用教具,提高自我练习能力
在传统的大班额体育课堂授课中由于小学生的数量较多,因此,多数小学生无法与教师互动,而教师也无法关注到小学生的需求。为改变上述状况,体育教师在组织大班额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把学习的运动技术以挂图、案板放置在不同位置教学区域,以便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技术的图案,并根据运动技术图的中口诀、动作要领、动作方法进行自我模仿练习。
三、结语
大班额的产生是我国当前社会国情的表现之一,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还将持续存在一定的时间。为此,要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单独依靠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式方法改变还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调动起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参与,从而形成多方合力以从根本上来解决小学生大班额体育教学授课的问题。这也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阮妮,吴志勇.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65-66.
[2]朱巧兰.例谈农村小学大班教学背景下低段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3(67):855.
[3]艾比班·依米提,阿不力克木·木加帕尔,王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小学大班教学的弊端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89-91.
[4]罗昭.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体育课堂有效教学[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11):109.
[5]康法峰,郎一峰.中小学大班额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运动,2014(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