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使教学达致有效可视为教学的核心议题,本文对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提出了三点策略性的意见,分别是确定使用教材的具体构想;课堂上注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思考和总结有关有效教学的问题,以期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教学思考
有效教学历来是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某种意义上说,如何使教学达致有效可视为教学的核心议题。毫无疑问,这无疑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话题,本文主要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谈一些策略性意见,供一线教师参考。
一、确定使用教材的具体构想
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班内学情,预测学生在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初步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课堂整体思路和教学形式,从而对课堂进程形成有效把控。课改后的高中生物教材是经过浓缩和简化的版本,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详尽地分析进而确定使用教材的具体构想,必要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如补充、替换、以及设定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顺序等。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该实验的原理又是什么?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课前的教学反思学生必须在预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课本内容做出自己的认知分析,哪些内容自己能看懂;哪些还需要老师的点拨,该向老师提出怎样的问题,甚至需要老师做怎样进一步的举例和拓展或重复的说明,才可以彻底解决。
二、课堂上注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生物课堂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要,在这样的模式下,往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不可否认,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模式授课效率相对较高,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是有助于升学率的,尤其要考虑到生物学科虽属理科,但还是非常侧重识记与理解的,甚至于是背诵。然而,若从新课标的视角来看,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甚至于可以说,与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有效的课堂必然是能够切实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那么,如何做到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呢?概括来说,教师应减少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做题练习这种课堂模式,而多采取引导、指引和点拨的途径,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去获致结论,具体方式上可采取启发性提问、任务驱动或问题导学等教学方法。特别要考虑到高中生物十分注重科学探究,探究性的实验和思路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而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更显得至关重要。就以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来说,教师应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和操作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与实操中切实经历探究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在使学生在更好理解知识的同时也锻炼科学探究素养。
三、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
所谓“有反思才能有提高”,高中生物知识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显著增加,这在为学生学习加大了难度的同时也为教学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性。对于师生两方面来说,都应注重课后的反思。具体来说,教师要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主要反思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得到了落实,有哪些令学生困惑的问题需要解决等,可通过找亮点,找失败原因,找补救改进方法;写教学反思,写教学案例等方式来实现较完整的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应要求学生做到:对于做对的题目自己会反思做对的原因并积累经验;对于做错的题目,自己会思考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改错;看错题本的习惯,对于之前所犯错误会在后面做题中注意;会将相近的知识点或习题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整理;会反思自己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此外每次考试后自己会写总结或反思,对自己的得失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进步。
综上,本文对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提出了三点策略性的意见,分别是确定使用教材的具体构想;课堂上注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思考和总结有关有效教学的问题,以期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德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发现, 2017:143.
[2]李宏, 郑威.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J]. 文理导航, 2014(23):59-59.